当前位置:青年 > 

让“自信的种子”在青少年心里生根发芽

发布时间:2023-06-05 10:30:44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这一重要讲话既阐明和透视了今天我们何以自信,又立足学校教育提出了培养青少年“四个自信”的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培养真正拥有“四个自信”的年轻一代指明了方向。


放眼全球,世界正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而经过这些年的团结奋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充分彰显了愈发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也正是青少年自信自强的底气所在。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有着很强的时代价值,通过课本、课堂、校园,可以让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贯通,与成长过程对接,让学子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文学艺术,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很强的教育价值。优秀传统文化能为铸魂育人提供重要支撑,其中的道德、思想可帮助立德修身,文学、艺术可用来提升素养。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独特智慧,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宝贵财富。


鲁迅先生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向上走的力量便来自于自信。而与其用说教的方式生硬地灌输,不如用创新的方式传播。数字敦煌,让民众跨越时空,感受到莫高窟的艺术魅力。有600多年历史的北京故宫也不遑多让,年接待量超过1900万人次。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下手机,走近博物馆的展台;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崇洋媚外,而去深味中国传统节日的经典;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对国旗充满自豪,唱响国歌泪流满面,我们知道,心中文化自信的种子已经萌发。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需要更多青少年由“生力军”转变成“主力军”。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坚定“四个自信”,让自信的种子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增强作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才能让他们昂首阔步、奋勇向前,接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


责任编辑:王灿灿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