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产业 > 

非遗手工艺的当代创新转化实践

发布时间:2018-11-01 5:19:12

文/章莉莉
责编/王艳玲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
研究方向:非遗手工艺、视觉传达、公共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手工艺蕴含着中国文化的视觉基因和审美意境。非遗来源于日常生活,更应当回归于当代生活。如何帮助非遗手工艺重新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近年来引起多方关注的问题。

 

新物种:非遗手工艺是一个生命体

非遗手工艺在唐宋时期是国家核心的文化生产力之一,丝绸、瓷器、金银饰品等大量出口国外,建筑和字画影响了整个亚洲。当时供宫廷使用的非遗手工艺器物就是今天所谓的“高级定制”,极尽华贵精美。而民间使用的手工艺生活器物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生活的智慧和地域审美特征,经过时间的考验被保留下来,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非遗手工艺大部分产生于农业社会,从日常生活中诞生,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在目前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以及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趋势下,非遗面临着当代转化的重要使命,需要深入挖掘非遗的美学价值,塑造新时代的中国审美体系。如果把非遗看作一个生命体,那么它一定会自我进化、更新迭代。过去中国传统社会产生的非遗,和当下经历机器化大生产和信息化革命的非遗,一定不是同一件事物,而是新一代物种。

在非遗创新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个宗旨,就是要保护非遗技艺的基因,把中国特有的非遗之美传承下去,特别是把非遗的图形和色彩之美,以及文化符号和手工技艺的特征代代相传。同时对接当代设计和艺术给予非遗新的物种基因,来适应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并做好适应未来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更新预备。

此外,就是要用大历史观的视野来立体化理解非遗传承,人类文明的演进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或激或缓,或清或浊,或分或合,永远是水。非遗传承如同这条河流,虽然呈现出不同时代的审美风格,却永远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两只眼:重建非遗手工艺的当代美学观

非遗手工艺饱含着传统社会生活中工艺技术方面的匠人智慧,以及中国式美学在视觉上的审美特质。要让非遗优雅地步入现代生活,首先要正确地看待非遗。特别是在非遗的传承和创新道路上,我们需要有两只眼,一只是现代人的眼,一只是古代人的眼。进进退退,穿越历史,多视点观看非遗在当代社会所产生的文化影响和哲学价值。

从魏晋风度文人气节到唐宋丝绸瓷器,中国式美学源远流长,在上下五千年的星河时空中熠熠生辉,闪烁光芒,这是我们心生向往的远方和梦想。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于非遗手工艺的关注和热情,在今天崛起的中国热土上,人们在寻找一种文化身份和民族归属感。

特别在审美特质和视觉文化范畴中,在寻找一种特有的中国式美学面貌,我们有时称之为“新中式美学”,这是一种清雅含蓄、秀美端庄、对称均衡、宁静致远的东方美学意境,而非遗手工艺是构建东方美学范式的核心要素。

非遗是中国当代设计和艺术行业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视觉宝藏,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当中国设计师在国际舞台上苦苦寻觅自己的风格定位和价值观念时,非遗的图形、色彩、工艺之美,给予设计师们无限能量。非遗之美是中国当代设计的加油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精神粮食。

让非遗重回生活,做好创新转化工作,首先需要深入考察非遗所在的当地文化之美和自然之美,在充分理解当代民俗风情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跨界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通常用当代的审美方式去表现非遗之美,用时尚创新的方式再现非遗,并把非遗与生活用品结合起来,不仅仅是摆放在那里观看的一件工艺品。

跨界和无界:增强非遗手工艺的生命力

要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就要让非遗蔓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扎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遗传承创新更要打破壁垒,积极建立与社会多方面的联系和互动,因此跨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是能量释放的转折点。

所谓“跨界”,就是突破群体的专业优势和认知边界,在未知的新领域创造新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跨界最初产生于互联网经济带来的人类知识体系的重组,用一种划破长空的方式进行多领域、多学科的融会贯通。在非遗研培计划的教学中,我们通过“非遗跨界创新融合模式”,让非遗传承人牵手设计师、艺术家、品牌机构、青年群体,挖掘非遗之美的文化力量,协同更大的社会资源进行融合式创新。整理成可操作的公式就是“非遗传承人+设计师=非遗融合跨界创新模式”,目的是“传统工艺+现代设计=非遗走进当代生活”。

从另一视点来看,我们说的跨界,也许本来就应无界。工业社会行业细分带来的专业化,在一定意义上也限制了创新。知识的核心就是融会贯通,回到人类最初混沌融合的知识文化体系中,或许能独辟蹊径为创新带来能量,穿越不同文化艺术领域和科学技术层面带来人类文明的新动能。如同三国演义中所描述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饱含东方哲学中的辩证思维,万事万物对立面的转换,成就了人类文明的演进。

过去的匠人,或者说手工艺从业者,从作品的构想到制作一气呵成。放在现代流水线式的创新过程中,他们既是策划者、设计师,又是手工艺人,通晓材料、技术、艺术、人文等多学科知识。《周礼·考工记》中我们看到当时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和工艺美术是融为一体的 ,其中《匠人营国》的篇章尤为精彩,我们生动地看到昔日匠人的智慧风采,完全融合了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环境设计师、社会学家等多重身份。这是真正的跨界人才,遁入无界之境界。

共创和共赢:共建非遗跨界创新生态圈

非遗跨界创新的道路上,还需要协同更多社会力量的介入,才能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可自我循环的非遗跨界创新生态圈。生态圈整合非遗创新、非遗传播、非遗产业三个发展阶段,以“共创、共享、共赢”精神为核心,目的是让非遗世代相传,生生不息,让非遗传承人得到尊重和收益保障。

非遗创新阶段是生态圈的原始动力阶段,集结非遗传承人、设计师、艺术家、品牌机构等人群,承担孵化非遗创新产品和人才的作用。非遗传播阶段是在媒体人士的推动下,通过展览展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新媒体等多种信息传播媒介进行有效传播。非遗产业阶段是将非遗转化为有效商品之后,以非遗艺术品和非遗衍生品的形式,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的方式,达成非遗销售和生产性保护的目的。因此,三个阶段层层递进,相互助力,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非遗跨界创新生态圈。

当然创新的动力来自于生态圈成员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因此非遗创新人群还包括设计师、艺术家、艺术类高校师生、品牌机构、公众等。

人和机器:非遗创新作品的转化探索之路

非遗手工艺在走进现代生活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其过程面临着诸多问题,道路艰辛而漫长。第一个问题是目前大部分传统手工艺作品表现形式偏向传统,虽然工艺精湛技法纯熟,却在审美上与现代家居和时尚生活相距甚远,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用设计师牵手传承人的非遗跨界融合创新模式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在中国人消费升级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自己独特独有的物件,定制的需求逐渐增大。而高级定制目前更多的是一些品牌在进行尝试,经常不计成本,不惜人力,不考虑时间投入,极尽对美的追求。以前供宫廷使用的非遗手工艺器物就是今天所谓的“高级定制”,极尽华贵精美。比如非遗中的缂丝技艺和金花丝技艺,都是古时宫廷御用,适合作为高级定制进行研发设计。

第二个问题是从一个非遗创新作品到一个成熟的非遗产品,面临着诸多由于量产而引起的问题。由于传承人常常以单体出现,或者生产合作社的方式出现,加上手工艺周期长,人为因素影响大,以及部分地区传承人面临着老龄化等困境,因此非遗手工艺在量产制作周期和质量保障上都难以保证。如同人与机器的差异,手工制作难免有所出入,每一件都独一无二,这存在着手工艺制作的质量标准如何制定。因此,非遗手工艺传承人群更需要得到专业和系统的培训,在政府的帮扶下,凝聚社会多方力量,在订单稳定的前提下,变得更为职业化和专业性,改变之前松散型和补贴性的从业状态,用传统手工艺带动地方建设。

责任编辑:赵洋 校对:杨文博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