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产业 > 

方舱医院已去 "方舱精神"永留

发布时间:2020-03-02 12:23:38

文/谢云冲

2月3日,武汉市宣布将建设3处“方舱医院”的消息传出,“方舱医院”一词瞬间进入人们视线,一时间大家纷纷查询“方舱医院”究竟是啥。然而,短短不到40天时间,3月10日,随着武汉市最后一家方舱医院“关门大吉”,方舱医院已经再见。我们也衷心希望方舱医院再也不见!

作为国家在医疗救治危难关头的创新之举,方舱医院从“开门大利”到“关门大吉”,前后共建16家,累计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12000余名,为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为挽救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方舱医院运转的短短30多天里,发生了太多的故事,产生过太多的感动,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传递出精神的伟力。尽管方舱医院已去,但方舱精神永留!

“方舱精神”是一种对人民群众极端负责的精神。方舱医院从提出方案、施工建成,到高效运行、完善设施,最后到完成使命、关门大吉,每个环节、每件事情体现着对人民群众极端负责的精神。方舱医院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每人检测每日检测,无不体现着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的根本要求;免费实施医疗救治、免费提供优质食宿、免费发放生活用品,无不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开展心理辅助治疗、通过广播疏解患者情绪、收集患者意见建议、带领患者唱歌跳舞、为患者庆祝生日、帮助患者主持婚礼,无不体现着医者仁心。

正是广大医护人员对患者这样的极端负责,广大患者才发自肺腑地感叹“方舱里面有家的温暖”,16家方舱医院才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奇迹般成绩!

“方舱精神”是一种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方舱医院的设计、施工、运行,凝聚了广大科研人员、医护人员、工程建设者、公安民警、住院群众的心血与付出。在方舱短暂的运行历史里,94支医疗队、8000多名医护人员从四面八方赶来进驻方舱,夜以继日开展救治;工程建设者昼夜不停施工,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改造出一座座生命之舱;上千名公安民警24小时轮流值守方舱,全力保障环境安全有序;广大患者自发成立“病患党支部”“志愿者团队”,尽己所能协助医生、护士开展工作;广大患者积极配合、支持治疗,相互鼓劲相互帮助。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不由惊叹:“最让我震撼的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很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愿意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

“方舱精神”是一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方舱医院在如此短时间内取得辉煌成绩,最重要的就是广大医护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方舱的情况,即使对于很多长期在ICU病房从事护理工作的人来说,也还是充满陌生、充满挑战的工作环境。然而,尽管压得喘不过气,尽管忙得通宵达旦,尽管累得汗流浃背,她们却始终秉持治病救人的神圣天职,始终竭尽全力开展救治!支援江夏大花山方舱的医生唐明杰说:“我们要尽量要求自己成为‘全能’战士,事无巨细地帮病人解决各种问题。”支援武汉武昌方舱的医生李佳宁在方舱谢幕后写道:“昨晚终于睡够了8小时,是这36天来睡得最久、最安稳、最踏实的一觉。多少次汗湿衣背、多少次泪流满面、多少次通宵达旦,才换来‘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的闪亮答卷。”

“方舱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方舱医院的建立,是在现有医院收治能力严重不足、大量患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严峻形势下催生出来的伟大创举。在这方面,没有经验可循,专家们只能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提出这一能够大规模切断感染源、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的切实有效办法。充分挖掘中药作用,在应对突发疫情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同样是基于现实需要所探索的重大创新之举。调动所有资源、力量在最短时间内建成方舱并建好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的通风排气、床位隔离等措施,同样需要基于新的现实情况开拓创新。组织协调好来自五湖四海医疗队成员、做好病人分级分区管理、规范医护人员进出舱制度、利用广播做好患者思想引导工作等等,同样需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方舱精神”是一种不屈不挠始终乐观的精神。在方舱医院,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多数人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始终不屈不挠地与病魔作斗争。我们看到,尽管医护人员在夜深人静独自一人时,也有悲伤也有哭泣的时候,但是在患者面前,无一例外始终是精神昂扬、面带微笑、尽心竭力的状态。尽管有的患者刚入院时惊慌失措、内心压抑、难以入眠、悲观沮丧,但经过医护人员的帮助,都变得乐观向上、相互鼓劲、与病魔顽强斗争。我们也可以看到,医护人员、志愿者们在方舱里带领广大患者唱歌、跳舞、锻炼身体,不少患者在方舱里安心看书、学习、备考、练字。很多患者在治愈出院时特别讲到:“心态真的非常非常重要。一定要保持乐观心态!”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在方舱医院短暂而又辉煌的历史里,正是因为中华儿女有赖以生存的民族精神常驻心底,有可歌可泣的“方舱精神”顽强挺立,方舱患者才能始终挺直脊梁,最终战胜病魔。方舱离去,“方舱精神”不会离去!(作者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赵洋 校对:杨文博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