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彩专题 > 

进博会溢出效应放大

发布时间:2023-12-05 16:33:37|作者:李莉 郝一蓓

微信图片_20231113174845.jpg

进博会场馆外景


自第六届进博会全面恢复线下办展起,对于上海而言,也是一次重要的回归和重新亮相。中国正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正在发生。六年进博会,“开放”二字一以贯之,这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世界的大合唱。


进博会不仅是一个商品的展示盛宴,更是一次前瞻性的对话,为世界各国政府、企业提供了合作平台。外资企业通过进博会,从展品到展商,再成长为投资商,持续加码在华投资。


无论是“6+365买全球”(注:在进博会6天展期之后,为进博好物提供365天的展销机遇)的便利,还是提前申报、转口贸易、离岸贸易、保税展示交易的通路创新服务,在开放的大舞台上相向而行、相互成就,是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承诺,也是众多知名跨国企业将中国视为重要的战略市场的原因之一。


微信图片_20231113174440.jpg


微信图片_20231113174424.jpg


微信图片_20231113174454.jpg

(组图)米其林展厅



跨国公司米其林以“我们追逐”为主题,打造了逾500平方米的“米其林赛道乐园”主题展区,展示米其林多元的可持续创新成果,包括63%可持续材料轮胎、UPTIS免充气轮胎、两轮轮胎业务、驰加、全新ResiCare业务和米其林指南业务等,传递米其林集团一切皆可持续的愿景,以及与所有人共同追逐美好移动生活的承诺和信心。


米其林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叶菲先生表示:“‘赛道’不仅是米其林无数创新的起点,更凝聚着米其林对美好移动生活的无限憧憬和不懈追逐。百余年来,米其林从未停止过追逐与创新的脚步。在中国市场34年间,米其林除了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也与众多伙伴同行达成了一系列合作。这得益于米其林的创新产品,更重要的是米其林致力于为人们提供独特卓越的移动生活体验。进博会是一个推动对话、促进合作的平台,我们会继续分享‘一切皆可持续’的愿景,并与更多人携手创造更可持续的未来。”


Brother(兄弟)六赴进博之约,通过 “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展示”、“价值升华” 四个部分,传递出助力品质生活,带来效率提升这一产品理念。兄弟工业株式会社负责人佐佐木一郎先生,携集团在华各销售、服务公司的领导共临现场。


展位更大: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486家企业参展


今年,3486家参展企业“各显神通”,在14个展馆内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数万名观展者流连驻足。其中,来自世界各国的美食自然是食客们的心头好。


“挪威出口到中国的第一条鱼,是挪威北极鳕鱼做成的鱼干……”11月7日中午,在2.2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内,一场特别的直播正在进行。挪威海产局中国区负责人童安睿以一口流利的中文,向观众们讲解着来自挪威的海产品。


童安睿身边,一位美食博主以挪威特色的青花鱼、三文鱼、北极鳕鱼和甜虾为原材料,现场制作了四道美食。正值饭点,人们循着香气聚集在展位周边,把展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这是童安睿第二次带着挪威海产局参加进博会,但其实他早已是进博会的“老朋友”。在2021年加入挪威海产局之前,童安睿曾以挪威某跨国企业工作人员的身份参加过三次进博会。


“五年前我首次参加进博会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中国客户对进博会非常重视,并持续鼓励我们参与进博会。这给了我一些启发,我意识到挪威海产必须要参与进博并且充分利用这个平台。”童安睿说。


前前后后参加的五次进博会中,童安睿对一家挪威的中小企业记忆深刻:“它是一家中等规模的挪威海产企业,他们的代表不远万里从挪威飞来中国参加进博。历经两周的隔离,还经历了一些波折。但他还是带着坚定的决心来到了进博会,并且在进博会现场与客户达成了签约。”


在童安睿看来,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可以从挪威海产局展位的变化窥见端倪。继去年进博会首展首秀,今年挪威海产局升级了参展规模,展台面积比去年增加30%。作为组展机构,挪威海产局本次携手12家挪威海产出口商共同参展,较去年提高50%。


尽管网络和跨境物流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世界贸易效率的提升,线下博览会对于企业来说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本届进博会的国家综合展中,法国农产品馆是吸引了众多观众。


微信图片_20231113174055.jpg

兄弟中国展厅


微信图片_20231113174756.jpg

进博会法国农产品展馆


微信图片_20231113175605.jpg

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先生在法国农业食品馆记者招待会上接受媒体采访


微信图片_20231113175600.jpg

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和驻沪总领事王度等参观展台


近年来,中法贸易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农业食品行业的蓬勃发展。自 2021 年以来,法国重新确立了其在中国葡萄酒市场上的领先地位。法国还在中国乳制品、谷物和肉类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法国农业食品馆——由法国驻华大使馆商务投资处组织,以 "Taste France "品味法兰西标识展馆。它见证了中法贸易的紧密合作以及法国农业食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在整个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法国农业食品馆组织了一系列推广法国美食的高质量活动:葡萄酒、香槟和烈酒品鉴,现场直播介绍美食产品等等。


六年来,进博会的展览面积呈增长态势,从第一届的27万平方米大跨步地扩大到了第六届的36.7万平方米。


在参展企业数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的情况下,出现近10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增长,说明企业的平均展览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不少企业通过扩大进博会的展台面积,来更好地展示企业形象、增加企业曝光度、提升影响力。


事实上,每一届进博会的参展企业数量规模都十分庞大而稳定,尤其是第六届进博会,参展企业数量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同时还有约200家企业连续6年签约参展,这进一步说明进博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同时也凸显了进博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展商更强:展会的首次和美国的首次


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六届进博会致信,重申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决心,对进博会“三大定位”提出新要求,也为进博会“越办越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当天,来自世界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政商学等各界代表约1500人出席开幕式,习近平主席的致信引发中外嘉宾热烈反响,各方纷纷表示从中感受到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信心和决心。


《世界开放报告2023》公布了最新的世界开放指数,数据显示,2022年,世界开放指数为0.7542,相较于2021年下降0.4%。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表示,这一状态,是收紧开放的力量同扩大开放的力量相互交织和缠斗的结果。尽管世界开放指数延续了下降走势,“寒意”犹浓,但开放动力“破冰”有望。


报告指出,2008年至2022年,金砖国家开放指数增长7.4%,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上涨5.3%。金砖国家开放指数增幅显著大于G7国家。


在今年,美国政府首次以官方名义参展进博会并设立了美国食品与农业馆。新华社评论称,近一段时间以来,中美交往多点开花,双边关系出现止跌企稳的势头,为变乱交织的世界带来了好消息。


在2.2展馆,400多平方米的展区内汇集了来自美国州政府、农产品协会、农产品出口商、食品制造和包装企业等17家参展商,商品品类包括肉类、坚果、奶酪、葡萄酒、保健品等。


国际知名酱料品牌李锦记,已连续六年参与这一国际盛会。现场展示多款经典蚝油产品,向海内外广大采购商、供应商、消费者等推广李锦记的企业文化与品牌理念,发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李锦记展位设于1.1馆的“食品及农产品展区-香港食品区”,在此展示了:殿堂级的“旧庄蚝油”、深受海内外市场欢迎的“财神蚝油”及“熊猫牌鲜味蚝油”等。李锦记熊猫亦在进博会现场亮相,与广大海内外来宾互动。


微信图片_20231113174650.jpg

进博会场馆内


微信图片_20231113195347.jpg

李锦记展台


李锦记中国企业事务总监赖洁珊表示:“李锦记已连续参与了六届进博会,借助这个国际性盛会,为李锦记搭建了更广阔的海内外交流平台,进一步开拓全球市场,并向世界传播‘中国味道’。李锦记也将继续秉承‘思利及人、永远创业精神’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发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增进各国饮食文化交流而不懈努力!”


据官方数据,在本届进博会期间,美国食品与农业展馆参展企业和江苏、福建、深圳等地采购商签署谅解备忘录,签约金额达5.05亿美元。


中国美国商会总裁(会长)何迈可将美国此举称之为“回归”时刻。何迈可介绍,本届进博会,除美国派出的参展团外,还有众多美国在华企业开设了大型展台,并派出了高级别代表参会。“中国在吸引投资方面做得非常棒,企业有着持续参与中国市场的意愿。数年来,让中国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市场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持久并且清晰的政策。”


“美国食品与农业馆的成功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表示,事实证明,进博会是展示美国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平台。在本届进博会上,美国参展企业超200家,是进博会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参展团。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时指出,中国发展仍然具有良好支撑基础和诸多有利条件,中国将以自身稳定发展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带来宝贵的确定性。


本次国家展也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增进交流、促进合作、互利共赢提供重要平台,受到参展各国高度赞赏。


本届德国国家馆和德国展团重点展示德国在智能制造、工业4.0、医疗健康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应用案例,同时,消费品和食品及农产品展区也有不少优秀企业,现场展示最新科技、产品、专业服务以及开展各种活动,吸引投资者和合作伙伴,推广德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优秀产品与服务。


一组数字可以见证中国的开放高度。今年,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89家,数量为历届之最。六大展区,442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展示。创新孵化专区吸引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00个创新项目参展,超过前两届的总和。据统计,本届进博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7%。


微信图片_20231113174732.jpg

德国国家馆


微信图片_20231113174716.jpg

芬兰国家馆


微信图片_20231113174157.jpg

加拿大国家馆


微信图片_20231113175526.jpg

进博会场馆外景



合作更深:从参展商成为投资商


在一位连续参加多次进博会的工作人员眼中,国外企业通过进博会走到中国市场有着一条相似的路径:“从展品到展商,再到加大投资。”


第六届进博会上,这样的路径依旧奏效。来自韩国的三养方圆集团,作为爆款食品火鸡面的开创公司,自2016年进入中国以来,有相当一段时间内对中国业务都采用的是经销商模式。直至2021年,三养方圆在上海建立分公司,开始“自己卖”产品。


产品销路该如何打开?2022年举办的第五届进博会给了三养方圆一条可行的路径。这一年,三养方圆租了一块不大的场地。虽是首次参加进博会,但展会期间,三养方圆就与上海南虹桥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


进博会的溢出效应不止于此,三养方面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22年,三养食品中国销量已达到三养方圆集团全球总出口额的25%。预计2023年,三养食品中国线上线下总销售额将达到1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


用三养方圆CEO金廷修的话来说,中国市场对三养方圆来讲是成长的动力,是非常重要的市场,也是集团最大销售额的海外市场。


“我认为进博会应该是能够衡量中国市场未来的重要活动,也是能够促进共享中国与全球的非常好的一个平台。”未来,三养方圆除了将持续参展外,还将加大在中国的投资。


进博会上,“头回客”与“回头客”们、“新进生”与“全勤生”们已不满足于将全球的新产品引进来,而是更希望在进博会中激发对新技术、新服务本土化创新的有益探索。


以前,外资医疗器械巨头在国内都以产品的引入为主,依托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许多在国际市场上已得到广泛应用的医疗器械得以进入中国市场,惠及国内患者。下一个阶段,外资企业持续加码在华投资,从“展商”成长为“投资商”,实现产品的研发本土化、生产本土化、供应链本土化。现在的方向则是帮助中国去建立整个行业的生态体系,孵化更多中国创新企业,最终实现“国内研发、国内生产、销往全球”的商业模式。


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对此感触颇深,他指出,医疗器械是高精尖、创新性的行业,以往都是欧美市场的产品先上市,再来到国内市场开始注册,因此会导致产品在两地市场上市产生一个滞后的时间差。借助进博会的东风,国内的临床医生和病患得以近距离接触这些创新的药械、加快各个环节的注册审批,最终得以惠及病患。


据业内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44起,披露的交易金额达到275.50亿美元,相比2021年交易总额实现翻倍,今年累计超过150亿美元。在今年进博会期间,多家跨国药企高管明确表示,要帮助真正的创新技术、产品走向全球,带领中国伙伴走出去。


吉利德科学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金方千说,2022年,吉利德在中国开启了本土研发团队和研发能力的建设,不到一年时间,已成立了一支近200人的研发队伍,推动了14项二期/三期临床研究项目的快速展开,其中包括11个肿瘤领域临床研究项目和3个抗病毒领域临床研究项目。未来,吉利德计划加速引入多款肿瘤和抗病毒领域的创新药物及新适应症。


赛诺菲大中华区副总裁,公共事务、市场准入及商务负责人朱海鸾也通过书面形式回复记者称,自2019年起,赛诺菲便将中国作为全球同步研发的必要选项,不断强化创新实力;2021年,赛诺菲启用在中国的首个全球研究院;到2023年,赛诺菲已实现中国参加90%以上的全球同步研发项目。“目前,我们正努力以更快的速度将全球资产引入中国,并成为全球创新的新引擎。”



微信图片_20231113174132.jpg

GE展台


11111.jpg

拜耳展台


微信图片_20231113174351.jpg

赛诺菲展台


签约更密:一年一个新热点


展馆内,“零碳进博 零塑办博2.0”行动的宣传牌随处可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在闭幕会上表示,本届进博会通过省间绿电交易方式采购绿电800万千瓦时,首次实现100%绿电办展。


中国“30/60双碳目标”提出之后,相关政策密集落地,中国经济社会正在进入全面绿色转型时期。这不仅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为全球企业的在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先正达集团中国总裁刘红生表示:“农业领域的可持续创新对保障全球粮食供应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均至关重要,进博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盘点和展示最新可持续农业创新成果的平台,以及许多跟全球同行交流的机会,促进种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帮助农户实现更加高效、更可持续、更有收益的农业生产。”


 普华永道中国ESG可持续发展市场主管合作人倪清更是前瞻性地指出,自然受益转型是继碳中和转型之后势不可挡的趋势之一,建议上市企业提升对生物多样性与TNFD最终框架的理解与重视。

除绿色进博贯穿六年外,每一届进博会的增展区都保持了与时俱进、亮点纷呈的特点。


第二届首次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文化展示项目,是为借助第一届进博会的影响力来彰显中华文化的自信;第三届则受疫情影响,首次设立了公共卫生防疫专区集约化展示国际先进公共卫生防疫产品、技术和服务,企业报名踊跃,面积多次扩容。


第四届进博会上,能源行业引发关注。一方面,传统能源领域订单强劲,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代表的能源产品意向成交金额将比第三届增长22%;另一方面,新能源领域拓展有力,以液化天然气(LNG)为代表的新能源产品意向成交金额较第三届实现翻番。

此外,全球十大化妆品品牌、世界三大时尚高端消费品巨头首次集体亮相,并得益于滑雪、滑冰等运动的兴起,体育用品及赛事专区突出展示冰雪元素。

第五届进博会上,首次搭建的数字进博平台吸引368家技术装备企业线上参展,组织直播或转播活动64场,浏览量达60万次。其中,技术装备展区聚焦“双碳”、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热点领域,公共卫生防疫专区集约化展示国际先进公共卫生防疫成果。


连续六届参展的德国科技巨头贺利氏在技术装备区集中展示了多种关键材料和技术,包括应用于氢能的贵金属催化剂、高效光伏电池浆料、电动汽车的电力电子系统、智能炼钢系统与模型软件等。贺利氏对于进博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以及对中国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支持。


 贺利氏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凌瑞德(Jan Rinnert)表示:“进博会是我们拓展资源、分享愿景和寻找合作机会的绝佳平台,特别是在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成果显著。我诚挚希望,通过与各界合作伙伴携手并进,为中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贺利氏连续入驻“能源低碳及环保技术专区”。此次围绕“创新材料科技 ‘贺’护绿色未来”这一主题,贺利氏展台设计体现了高端制造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科技进步对于绿色环保的支柱作用等。在为期六天的展会中,预计接待数千名观众,将与来自政府、客户、协会、科研机构、媒体等嘉宾深入交流低碳话题,促进环保合作,助力可再生能源、半导体及电子、冶金等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11月6日,贺利氏贵金属计划与埃肯有机硅签约,锁定价值亿元的供货协议。贺利氏为客户提供技术先进的贵金属催化剂及低碳、高效的解决方案,携手带动行业创新发展。


微信图片_20231113174539.jpg

贺利氏展台


微信图片_20231113174214.jpg

沃尔沃汽车展台


微信图片_20231113174029.jpg

蔡司展台


第六届进博会首次举办跨国企业家巡馆、中小企业专场对接会和汽车展区现场成交活动。积极强化对接撮合,通过组织近百场专场对接活动等方式,多措并举促进成交,采购商的“购物车”兼具烟火气和科技感。“跨国企业家巡馆”活动更是让160多位高管感受到中国大市场的活力与机遇。


在技术装备展区,如欧姆龙、科思创、美利肯、日立、霍尼韦尔、西门子和蔡司等耳熟能详的科技创新跨国企业,都已经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这是近年来外资投资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期间,西门子正式发布西门子Xcelerator生态合作伙伴“繁星计划”(以下简称西门子“繁星计划”),旨在以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西门子Xcelerator为依托,发挥平台网络效应,与生态伙伴共享知识与技术资源、共创服务与方案、共赢数字化与低碳化新机遇。


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表示:“在西门子Xcelerator落地中国一周年之际,我很开心看到西门子Xcelerator生态合作伙伴‘繁星计划’的正式启动。这一计划将有效赋能并成就新一代数字化和低碳化转型服务商。我们期待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打造新方案、共探新模式、构建新业态,在为行业发展注入创新动力的同时,成就更多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加速成长。”


在和企业高管的交流中,半导体企业谈到最多就是“共建”“合作”和“生态”这三个关键词,汽车和新能源的增长机遇依然受到关注,而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展馆里的标配。


比如,进博会已成为霍尼韦尔集中展示技术与解决方案、首发首展旗舰创新产品、扩大中国投资、拓展合作伙伴关系的一站式平台。在第四届进博会上,霍尼韦尔与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签署了“霍尼韦尔过程控制(中国)运营中心和创新研发中心项目”。


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刘茂树说,目前这一项目已投入使用,助力中国客户加快数字化转型。


图片1.jpg

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


微信图片_20231113174040.jpg

西门子展台


责任更重:数据跨境合规的突破


如今,为期六天的第六届进博会圆满落幕,八方客商齐聚上海“四叶草”,通过“进博之窗”感知中国魅力。每一次接待,都是一次展示上海形象、提升城市影响力的机会。


上海市城市更新研究会特聘专家、高级经济师施蔷生表示,进博会的举办更具有现代化的意义,是整体大局观的体现,它不仅体现了上海城市的特色,也体现出中国对世界的包容和开放。


进博会除了可以为企业、国家等带来积极影响外,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有重要意义。首先,进博会能够通过新产品的进口,为居民带来新的消费理念。同时,许多企业宣扬绿色发展,这样的宣传也可以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入到普通老百姓心中。此外,进博会的举办也增强了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理念。最后,进博会能够将国际上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科技带到中国,让更多企业和普通百姓接触到更新、更先进的技术。


目前,第七届筹备工作已全面铺开,孙成海表示,累计近200家企业提前签约参展,展览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


施蔷生建议,把进博会办好要在增强凝聚力、学习技术、互相交流的基础上,注重溢出效应,举办论坛、传播观点,重点关注如何使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使进博会的线上和线下展出方式有效结合。


“参展企业要注重生产环节中的标准引领,同时也要注意消费环节给予消费者良好的消费体验。”施蔷生进一步表示,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与当地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进行衔接。我们要加强国际贸易中制度政策与环境的衔接。


站在全球贸易重塑的开局之年,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首席信息官徐凯也提出了自己的期许:“我希望进博会的举办不仅能够促成贸易合作,更希望在进博会上成交的所有贸易往来,都可以采用中国物流和航运的创新模式提供服务,通过进博会的窗口,将中国的国际物流、航运服务以及金融服务都推向世界。”


1.jpg

进博会场馆外景


开放更有力:中国大市场向高水平开放迈进


六年进博,“开放”二字一以贯之,这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世界的大合唱。


2008年至2022年,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开放指数从0.6789升至0.7517,升幅位居全球前列。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当推进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断向前,中国大市场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本届进博会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美国参展团,首设国家级展馆聚焦农食主题,咨询、洽商者络绎不绝,也为中美经贸合作打开更大空间。


在认识到中国市场的广阔空间后,参展企业纷纷宣布在中国加大投资布局,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希望将更多“中国智造”与“中国研发”产品推向全球市场,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一大共识。


这反映了,中国的开放是负责任的开放、是高水平的开放、是惠全球的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进博会、广交会、消博会、服贸会等一系列“展会矩阵”溢出效应显现,中国以大国担当推动实现互利共赢、让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国人民的坚定决心不变,为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王灿灿 校对:杨文博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