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封面报道 > 

非遗传承发展的百花洲实践

发布时间:2018-11-20 5:49:56

文/宋联军
责编/刘霞

2018年9月13日,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的济南百花洲国家传统工艺工作站正式揭牌,这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挂牌的第一家城市传统工艺工作站,旨在将济南建成一个基于日常生活方式的传统工艺体验展示交流平台,通过平台做出有特色、首创性和具有引领性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 ,为今后其他城市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探索经验。

诗情画意百花洲

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济南老城明府城的中心地带,这一区域历来是泉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济南老城明府城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济南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开始。不过这里的人类聚居生活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自晋以后到清朝的漫长历史时期,这里一直都是济南乃至山东地区的文化和商业中心。

百花洲,又名小南湖,是一个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小湖,位于著名的大明湖公园以南,岸边弱柳临风,水中碧莲映日,景色十分怡人。湖中的水来自南面不远处著名的珍珠泉群,清澈的泉水从珍珠泉涌出,经玉带河轻轻柔柔流入这里,向北穿过鹊华桥,就进入了大明湖中。

百花洲内老建筑均是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整修加固,仿古建筑“修旧如旧”,再现了历史上老济南的文化特色。

最早这里并没有百花洲,这一片湖水其实是大明湖的一部分,景色虽美,但连年水患。北宋熙宁五年(1072),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担任齐州(今济南)知州,在执政济南的两年间,不但修建了造福后世、永除水患的济南古城北水门等一系列水利工程,还修建了百花堤、百花台、百花桥等景观工程,才使大明湖南的这片水域有了百花洲这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湖中小岛百花烂漫,景色宜人,曾巩曾题诗赞叹: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似武陵游。自此,百花洲的名称开始慢慢传开。

泉城济南的老街区构架历来都是“街因泉走、水街共生”,百花洲一带的街巷也是如此,这一地区汇集了众多历史悠久的街道、小巷和名人故居以及公共建筑,芙蓉街、舜井街、曲水亭街、后宰门街、珍池街、贡院后墙街、西更道街、将军庙街,光听名字,就能知道这些街道的过去曾经有过什么样的历史。而一座座明清之后保存下来的老建筑,也为老城区增加了厚重的历史沧桑感。位于西更道东侧的珍珠泉大院,曾是历经200多年的清代山东巡抚衙门;寿康楼街上的题壁堂,是山东乃至北方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戏楼;题壁堂西侧的升阳观(吕祖庙),构成了一组始建于金代、扩建修缮于明清两代的道教建筑群;芙蓉街北首的府学文庙,布局严谨壮观,是创建于北宋、重建于明代的文化胜迹;鞭指巷上的陈冕状元府、将军庙街西头的天主教堂,曲水亭街与后宰门街交会处的基督教堂,都是城区丰富历史的生动写照。

两只正在吃竹的大熊猫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经年累月总结出来的精湛编织技术给人们展示了一种美,从平凡生活中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2011年,百花洲街区开始进行恢复性整治。

2014年11月,百花洲等三个济南市街区入围山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

2015年,济南市规划局启动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2016年6月1日,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一期项目实验性开放。

“济南院子”承载传统文化

泉水人家民俗馆是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最早开放的项目之一。这是一座完整的北方四合院建筑,也是典型的旧式济南民居院落。走进大门,再过二门,站在院子中间,迎面是面南背北的正堂屋,两边为东、西厢房。三个房间按时代顺序布置成了三个展厅,分别为正堂屋的清代官宦家庭,东厢房的民国商人家庭,西厢房的建国后平民家庭,展览内容以“家风、家教、家训”为主线,在三个展厅分别展示具有浓厚时代特色、地域风情的老照片和老物件,集中再现千年泉城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和市井民俗风貌。

在清代官宦家庭展厅里有顺治手书、康熙临摹的“正大光明”匾,济南府章丘王氏家族官方文书,还有包括户部、国子监、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等部门的任命执照。民国商人家庭展厅内除了有来自英国的第一代电话机、德国手摇缝纫机、美国留声机、日本电风扇、瑞典咖啡炉,也有走街串巷老行当的工具:剃头挑子、货郎挑子、小炉匠挑子等等。新中国成立后平民之家展厅的展品分为三个时间节点:建国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展品包括计划经济时代的众多文献、票证以及手表、自行车、泰山牌黑白电视机、206电唱机、铸铁煤炉、柳条箱等等充满时代味道的生活用品。

除了能够领略老济南“泉水串流街巷民居”的独特景象,百花洲以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化为特色,人们还可以体验、了解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和技艺,面塑、雕刻、鲁绣、泥塑、翻花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一一展现。

民俗馆共使用老照片1457张、图书文献资料400余本、老物件930件,这些展品全部征集自民间,每一件展品的背后都有一个老济南的故事。

馆前悬挂的题为“佑我后人”的匾,捐助人是73岁的申胜利老人。他介绍说,这块匾来自皇亲巷慈仁院,是清代光绪年间的物件。慈仁院也是画家韩美林故居,韩美林小时候家境贫寒,他和母亲曾经在这里借住过。上世纪50年代,慈仁院辟为民居,申胜利老人的岳父家就住在那里。不久后,寺庙被拆改成了平房,他的岳母将拆下的一块匾收起来当了床板。2001年,老人在岳母家的储物室发现了这块刻字的“床板”,仔细查看后发现是一块匾,就细心收藏起来。2015年,看到报上有百花洲征集济南老物件的消息,老人就把这块老匾提供了出来。

高悬在堂屋北墙的“正大光明”匾据传原来悬挂于山东巡抚大堂,系大清道光十四年(1834)立。1928年日本攻占济南,这块匾流落到瑞蚨祥老板手中,之后流落京津80余载,如今又重新回到了故乡。

木雕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在我们国家的工种分类中为“精细木工”。

展厅内的太和阁碑,同样遭遇一波三折。太和阁碑刻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是济南最早的医药广告碑,碑文所记载的太和阁药店开设于清初,一次进货途中,店主遇到山洪,平安渡河后,药材没有受损。为报答天恩,店主决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店里所卖膏丹丸散半价售卖,特立碑昭告世人。2003年,县西巷拓宽改造,砌在后宰门街东首墙体内的太和阁碑下落不明。几年后,此碑被民间人士收藏,最终征集到泉水人家民俗馆。

摆放在东厢房里的颜色发暗的老钢琴,是早期的上海谋得利牌钢琴,这是中国的第一代合资钢琴,琴芯产自英国,琴壳产自中国。民国时期,济南的工商业一度得到很大发展,纺纱、印染、面粉等很多行业都在国内大城市中位居前列,成为津浦铁路线上的枢纽城市,上海和济南之间的商业往来日渐频繁。上海的精益眼镜将分店开到了济南,济南的泰康罐头也把公司开到了上海。这架钢琴是陪嫁品,在民国初年随一位上海姑娘乘火车到了济南。

木雕艺术同其他雕塑艺术一样,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生;只是一开始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直到人们有了审美,木雕才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丰富而真实的展览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前来,大家在泉水人家民俗馆中找到了济南的味道,体验到了过去的老济南味儿,有不少老济南人对此感触很深,纷纷拿出家中珍藏的老物件捐献给了民俗馆。

82岁的戴宝华老人就是这样一位热心老济南,民俗馆西厢房里展示的老点唱机、落地收音机就来自他的收藏。老人说年轻时候喜欢音乐,就买了很多设备,现在不用了,放在家里也是闲着,捐给民俗馆还能产生更大的价值,让更多的游客能看看、摸摸,了解济南人过去的生活和历史。

像民俗馆一样,百花洲街区修复的7组42栋建筑,每个院落都按照不同民居风格进行了独立设计,并且在相邻的两组建筑之间设计了不同的立面表现形式,使这里形成了凝聚老济南民居多样性独特格局的济南院子群落。片区内的老建筑,像民营报社旧址、吴家南纸店等老建筑都被精心保留下来。一部分建筑已经按原来的业态进行恢复,再现当年场景。

石砖青瓦的老建筑、老旧长条石铺就的道路、进院落要先迈过的高门槛,“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当年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描写的济南动人风貌,如今重现在百花洲。

在百花洲泉水人家民俗馆,孩子们正在学习线装书的制作。线装书的装订形式是中国书籍发展史的一个阶段,是最接近现代意义的平装书的一个装订形式。

全程参与了百花洲片区整治工程的民俗专家张继平表示,百花洲虽然地处济南最繁华的商业地段,但修复过程却没有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商业选择,坚决保留了最具济南韵味的历史格局和建筑风貌。在保护老建筑的同时,采用符合济南民居特色的工艺和设计,采取‘修旧如故’的审慎方式,在保持老城风貌和历史人文环境的基础上,落实古城片区规划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最大限度地恢复了济南古城泉水人居和谐相生的历史特色。

济南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站长曾辉介绍说 ,济南古城保留的“活”的历史文脉,是最独特传统文化资源,围绕“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这个定位主线,百花洲工作站规划设计了“济南院子”, 突出原住居民深度参与、沉浸式互动体验和设计再造新生活的方式,通过非遗的过去、非遗的今天、非遗的未来三个展示体验区块,为重点非遗项目量身定做了承载空间,也成为具有济南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示范空间,未来还将全面辐射明府城现有的146处非遗承载空间 并逐渐推广到全省。

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艺术家与工匠结合才能设计制造出有美学质量、为民众享用的工艺品”,这是在工业时代早期,英国艺术家、设计师威廉·莫里斯就提出的倡议。

随着文化进步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生活产品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其使用价值,越来越注重设计所带来的美学价值、生活方式和情感价值,而这些恰恰是传统工艺与东方设计思想所关注的。如何把拥有丰富智慧的传统工艺融入现代衣、食、住、行,让传统手工与民间智慧活在当代,活在未来,并能够普惠于大家,由传统手工业转型升级为现代手工业成为中国民生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推动传统工艺的再创造与现代转化,让手工制品成为生活所用的东西,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让传统工艺回归到生活本源,成为济南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工作的重要内容。

非遗传承人和他的草编技艺。草编,是利用各种柔韧草本植物为原料加工编制的工艺品。其原料生长地域广泛,而且易得易作,故草编工艺在中国民间十分普及。

利用城市中心的集聚作用以及济南泉水文化的地域背景,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充分聚集非遗资源和人才,共同挖掘发现传统工艺在生活美学上的创新点。工作站成立后制定并开始实施传统工艺资源研究与出版、系列展览推广、传统工艺设计研培和普及教育等一系列工作计划,使百花洲工作站成为非遗的集中展示地、城市文化集聚地和旅游目的地。

紧靠着厚德泉的百花洲壹号院位于街区西南角,这也是一座修旧如旧的“老宅子”。如今,这里集结了汉字记忆空间博物馆、敬书房、一声度琴馆、济南味道香馆等17家济南本土的独立文化品牌和学术机构。

在百花洲“汉字记忆空间”, 国宝级《纪泰山铭》清拓本,民国山东省图书馆馆长路大荒的旧藏清代拓本等齐鲁文化代表性一级文物一一纷纷映入参观者眼帘,它也是国内第一家民政和文物部门正式注册的摩崖汉字博物馆。皇宫照相馆,是济南老城区的地标建筑,从1931年至今,就像一座时光博物馆,见证着济南城市生活的变迁。在“一声度”琴馆,悠悠琴声回响耳畔,一曲高山流水,让游客穿越千年的中国记忆。敬书房里重拾对书的敬意;民艺生活馆内,一把剪刀剪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凤启书院,提笔研磨修习书法;一袭草木染,色彩随心,做一袭华衣……。从柴米油盐到琴棋书诗画,从现实生活到文化信仰,在壹号院,在整个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游客随处都能发现并且体验到传统中国文化的美好。

打造传统手工业态的劝业复兴

在聚集和保护传统工艺的同时,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发挥平台优势,在传承人、设计师、原住居民与文化机构搭建起合作的桥梁,联合行业上下游各环节之间一起创作、设计,共同推动传统工艺的现代设计转化,形成基于生活方式的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展示、体验、交流、交易平台和品牌,逐渐实现传统手工业态的劝业复兴。

山东地区有着悠久的手工纺织传统,颇受观众欢迎的电视剧《大染坊》讲述的就是发生在淄博周村的真实故事,虽然受到纺织工业化的冲击,但很多传统纺织技艺依然保存了下来。

鲁锦,是带有鲜明的齐鲁文化特色的山东民间纯棉手工纺织物,诞生于鲁西南,民间通称为“老粗布、家织布、手织布”。在现代社会崇尚环保和回归自然的潮流中,人们又喜欢起手工织的床单、被面、褥子等,认为纯手工制作的土布冬暖夏凉,用起来舒服。当传统的织造技艺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时尚,鲁锦将会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山东粗布是一种用土布机手工织成的具有黄河流域文化特色的纯棉布,手工织布步骤非常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成要经过大小72道工序。粗布用的棉线只有几种基本颜色,但是成品粗布却有几百种几何图案,手感厚实、肤感舒适,图案造型古朴的粗布已经越来越受到都市人的欢迎。

鲁锦是鲁西南民间织锦的简称,是山东独有的一种纯棉手工提花纺织品,历史悠久、织造技艺复杂、图案绚丽多彩。在鲁西南的传统风俗中,姑娘结婚时,必须用自织的花布做成被褥、床单、门帘、枕头等作为嫁妆,以显示新媳妇的灵巧和聪慧。

绒绣是一种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用彩色羊毛绒线绣出各种画面和图案的刺绣。创新设计师与绒绣传承人共同开发的绒绣文创品,将传统的绒绣技艺融入生活美学,赢得年轻一代的喜爱。

绒绣在山东主要流传在烟台地区,是用彩色绒线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进行绣制的一种手工艺品。绣品浑厚庄重、色彩丰富、层次清晰、形象生动。

蓝印花布在中国很多地区都有,在山东的沂蒙山区,蓝印花布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传承,古朴的图案也非常有地域特色。

类似的纺织类非遗项目还有花边、钩绣、钩织等,经过前期调研,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已经整合了愿意长期投入在工作站共同发展的7 个纺织粗布类项目和传承人,共同组建了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粗布联合创研平台,并计划将山东省20个以上的独具地域特色的纺织工艺手法联合保护推广。

济南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站长曾辉表示,在历下区政府支持下,工作站正在策划和探索新的模式,希望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传统工艺项目中来,希望通过这些创新项目,有效实现企业、政府、学界、社会以及市民群众的多方合力,提升传统工艺创新发展的造血能力,让非遗之美真正的转化为生活之美。

在古老的非遗技艺日渐式微的当代,有些人正在力挽狂澜,用自己的力量留住这些承载着历史的美好。让人们感到欣慰的是,有越来越多年轻的设计师们正加入到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再设计中,让非遗技艺以绝美的姿态亮相于日常生活之中,重新焕发活力。

2018年7月,“文化产业线上联合孵化平台”暨“山东文旅产业联盟”合作签约仪式在济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举行,这是百花洲国家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创新工作上迈出的第一步。会上,工作站还联合 山东省水发集团、曲阜三孔文化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台儿庄古城旅游景区共同发起成立了“山东文旅产业联盟”,希望与各单位一起共享山东丰富的旅游资源,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他手工艺项目进景区,打造“文化+旅游”的产业化模式。

责任编辑:杨文博

$prenew$
$nextnew$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