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方大萍安钢铁安源炼钢厂2#转炉操作室,就看见了赖杨,一米七五的个头,略显消瘦的身材,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十足的书生气,言语不多,交谈中还带有一丝腼腆,这是他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可就是这个还带着书生气的年轻人,在岗位上立足自我,通过不断努力和思考,用理论结合实践做出了优异的成绩,获得方大集团“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我的青春就在炉前”,凝望着不远处钢花四溅的转炉,赖杨的语调还有点羞涩。他在转炉炉前工作了七年,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最动人的岁月留在了这里,从初出大学象牙塔的毛头小伙子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操枪工,他望向炉前,仿佛那里还留着自己20岁的影子。

赖杨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在校学习期间是班里的高材生,年年获得奖学金。毕业来到萍安钢铁参加工作时,多个部门向他投出橄榄枝,均被他婉拒,他说,“我学到的知识还不够,所以我还要扎根基层,等我所学更为丰富时,那才是我人生的开始”。来到安源炼钢厂后,赖杨从最苦最累的炉前工做起,丢合金、钢水测温、钢水取样,他充分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结合工作实践,逐步成长。如今,无论是炉前工、合金工、出钢工还是摇炉工岗位他都能够从容应对,各类指标总是名列前茅,是转炉车间重点培养的对象之一。成绩背后是他付出的汗水,每天提前半个小时到达岗位,询问上个班次的生产情况;自行记录操作规程、事故案列、工艺参数以及学习心得,这些内容写满了五本笔记本。

善于总结的赖杨发现,在不改变冶炼工艺的情况下,通过提升氧枪上下行速度,可节省氧枪上下行时间。他提出该建议后,车间立即组织人员在3#转炉试点,根据跟踪统计情况显示,氧枪上下行速度提升后,平均每炉钢能有效节约3秒左右,按照每天180炉钢的生产节奏计算,每天能节约540秒种,三天就能多出一炉钢时间,月创效约3万余元。该提议在3#转炉试点成功后,在安源炼钢厂得到了实行。

赖杨还是一名基层团干,是转炉车间团支部书记,他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自己做好表率,还带领团员青年一起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生力军作用,在生产中勇挑重担,还经常组织团员青年开展义务劳动,为美化现场环境贡献力量。在推进车间班组建设方面,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因为日常生产工作繁忙,转炉车间的班组建设工作,他都只能在班后或者利用休息时间开展,所以,即使他不当班的时候,也能看到他在现场,在班组为班组建设工作的推进而努力。(孙磊)


来源:中国资讯网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杨文博

$prenew$
$next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