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圈 > 

上海最美作家祝羽捷:不做网红,把「故事」说好才更有意思

发布时间:2019-11-01 2:02:32

提起祝羽捷,熟悉她的读者或许更愿意亲切地叫她「小兔」,这也是她过去的笔名。作为曾经的《时尚芭莎》专题总监,她在事业巅峰选择放下光鲜亮丽的工作,让一切重新归零,祝羽捷经历了许多人或许一辈子都不敢尝试的人生。 现在的她,是作家,是纪录片导演,也是女性生活美学品牌「好好虚度时光」的联合创始人。

近期,已经发表过多部畅销书的祝羽捷,化身为艺术的导师,在新书《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中,为读者解读伟大的美术馆和艺术作品,以及它们背后蕴藏的故事。为了完成这本书,她花了整整十年游走在欧洲各种大大小小的美术馆之间,将所见所闻一一记录。

正如祝羽捷在书中所说的,美术馆志愿者口中的所有故事都让她无法自拔,比看电影还精彩,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也从她身上体会到一样的美妙感受。

  重新掌握对命运的把控

「纸媒就是我的黄埔军校」,祝羽捷告诉我们,在传统媒体的经历,让她学会了用新的角度发现和解决问题。但长期的工作也给她带来了消磨感,她日复一日地采访着各行各业的人,每天都在变换着不同的选题,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也不免陷入焦虑的困境。 在制作一系列关于手艺人的采访时(这些内容后来也被收录到已出版书籍《万物皆有欢喜处》中),看到手艺人对所在领域的专注和对命运强烈的把控感时,她开始了对自己生活的反思。

  《万物皆有欢喜处》书籍封面

  「我观察到,手艺人在工作的时候并不受外界太多影响,只要专注把自己的手艺做好,我很羡慕他们的状态。」因此,她希望自己能像那些手艺人一样,孜孜不倦地在一个领域扎根,像一颗大树一样成长。

她决定改变自己的状态,重新夺回自己对生活、对命运把控的权利。曾经在《时尚芭莎》策划展览的经历也让她萌生了当艺术策展人的念头,「我一直在思考如果不去学艺术将来会不会后悔。内心深处的想法会像雨后的小枝丫,就算你这次压住了,它还是会不断冒出来。」就这样,祝羽捷辞去了工作,前往伦敦回归校园。

艺术的无用之美,让满足感来得慢一些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曾经在学生时代「被迫」成为了理科生的祝羽捷,终于可以在不考虑生存与竞争的情况下,去学习一门「无用」的学科——艺术。 虽然没有具体实际的用途,但艺术却常常能带给我们心灵的冲击和对生活的感悟,看似虚无缥缈的同时却充满复杂、启发思想的力量,而人类文明的一些伟大的改革,往往就来自这种「无用」的时刻。在祝羽捷看来,艺术的「无用之美」正是它的「有用」之处。

  《祝羽捷肖像》by 艺术家薛若哲(左);《面具》by 艺术家 Gideon Rubin(右)

  「艺术是一个充满创意和魅力的行业,在创作时也给了我很多灵感,旅途中也会被艺术启发。艺术是无处不在的,如果你足够了解和敏感,就会发现生活是被艺术包围着的,你就不会轻视任何一个杯子或看似简单粗糙的设计。」

祝羽捷还给我们分享了她在牛津进修艺术史时的故事。在当时的班上有一个每天拄着拐杖来上课、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她能够在一分钟内写两百多个词,这个年轻时学习的技能使她终身受益。在她身上,祝羽捷不仅看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也看到了与学习艺术的共同点。 对于祝羽捷来说,学习艺术的意义也是如此,「如果我能通过学习把艺术看懂,就会一辈子受益,这样的快乐有门槛,而且可能不会『立竿见影』,但会持续很久。」 为什么要去美术馆? 「最早写看展笔记是对自己的一种交代,也想不断提升自己对艺术的感受力。」 2015年,旅居欧洲的祝羽捷开始为不同的媒体撰写关于欧洲美术馆和展览的评论,随着稿件的积累,合作多年的出版社主编找到她,希望能将这些内容整理出版。

  《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书籍封面

  「写《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是一个不断推翻自我和重建认识的过程,这是我之前从来没有过的经验。当我了解得越多就越难下笔,往往第一次见到作品时的冲动和蜜月期一样的赞美,会被日后的思辨代替,于是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了反复修改。」

祝羽捷认为,看艺术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同一幅作品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因此,这也是花了她最长时间的一本书。为了更清楚了解一个艺术家,她甚至会去他的故居和所有与之相关的博物馆,采访艺术家基金会的负责人等等,保证所有内容细节都言必有据。

  祝羽捷在达西庄园(Chatsworth House)

  摄影:厉辛

  在西方,他们将美术馆定义为「从事艺术收藏、展览、研究、教育等活动,且能够为这些活动提供相应空间的非营利组织。」然而,由于中国美术馆起步较晚,大多数中国观众对美术馆的作用一知半解,即使经历了漫长的旅途去到海外,也仅仅是走马观花而已。

「我觉得那些美术馆和艺术品,你越研究就越觉得它们敬畏和伟大,如果你只是看一下就走了,也不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真的太可惜了。」祝羽捷说。 除此之外,逛美术馆也并不仅仅是为了看艺术而已。正如祝羽捷在书中所提到的,在当代欧洲国家,美术馆甚至开始替代教堂的功能和职责。通过美术馆里伟大的艺术作品,我们感知着别人的经历、观点和各种复杂的情绪,并以此重新认识自我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国内的「网红展」未必是坏事 在过去十年,中国美术馆数量经历了井喷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走进美术馆感受艺术的魅力,可是展览质量却参差不齐。 祝羽捷认为,中国美术馆硬件已经很完善,这些年欧洲建造新馆的数量和速度远远不及我们。但我们需要的是具有更丰富的馆藏、更有学术性和教育意义的优质展览,而不是那些供人拍照的「网红展」。

  祝羽捷在英国国家画廊(National Gallery)摄影:厉辛

  从另一个角度看,她也认为「网红」展也未必是坏事,它的作用就跟当年欧洲为了吸引年轻人走进美术馆而设置的「抓精灵」游戏一样,成为年轻人接触艺术的一个开端。 但接触艺术需要一个过程,祝羽捷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到观赏艺术所带来的思维和志趣上的快乐,而这也是她创作《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的初衷。 中国文化在欧洲 在欧洲的美术馆里,祝羽捷也从一些作品中发现了来自中国的古老印记。在过去的西方人眼中,东方世界就是一片神秘纯洁的净土,因此,他们从中国的瓷器和对中国的模仿中,满足对东方世界的好奇心和想象。 即使到了近现代,也有不少优秀艺术家深受中国古典艺术的影响。祝羽捷告诉我们,每当在海外看到带有中国元素的作品,她就会兴奋不已。

在欧洲生活的经历也让她更想把真正优秀的中国文化带到国外,「当我在英国看到中国女孩穿着质感廉价的旗袍参加活动时,就会很疑惑,为什么我们自己的东西没有传承好?」

于是她最近开启了一个新的旗袍项目,希望通过旗袍——这个见证了中国女性独立过程的标志性元素,让拥有深厚底蕴的中国文化得到更多海外人士的认可,同时展现中国现代女性的风骨。 用这个时代的媒介与当下对话

当互联网开始崛起,大量新媒体爆发式地冲击传统纸媒的时候,祝羽捷在最初也充满排斥的心理,「我觉得新媒体不够严谨,把我们传统媒体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比如我们千幸万苦策划的拍摄和内容,在自媒体上一刊登,大家就不会再买书或者杂志了。」 但是不久后,英国艺术家 Damien Hirst 的话给了她很大的启发——「你不能用昨天的工具来跟今天的时代沟通。(I realized that you couldn’t use the tools of yesterday to communicate today’s world.)」通过对他更深入的研究,祝羽捷开始意识到用当下的媒介跟这个时代对话的重要性。 2015年,祝羽捷开通了自媒体账号「好好虚度时光」,同时,她还经营着自己拥有百万粉丝的微博和个人公众号,以及短视频节目《ZHU 在英伦》。

《ZHU 在英伦》的诞生源自于一次非常偶然的契机,当在伦敦生活了10年的友人,从祝羽捷口中听到了那么多小众的美术馆和好玩的地方后,两人当晚一拍即合,决定用短视频的方式将它们呈现出来。

从2017年到现在,《ZHU 在英伦》已经开播了三季,每一季都充满新的挑战,从最开始资金不足、设备简陋,到如今拥有专业的制作团队,《ZHU 在英伦》凭借吸引人的主题和优质的内容,从不同角度展现英国历史和文化,获得了大批忠实的观众和英国旅游局的支持。

在第二季的时候,她请来嘉宾梁文道老师,一起去探访电影《傲慢与偏见》拍摄地「达西庄园(Chatsworth House)」;在最新一季里,祝羽捷带着拍摄团队,在北爱尔兰跳水、在老牌工业城市曼彻斯特体验年轻的炽烈⋯⋯

无论是文字还是视频影像,祝羽捷通过不同的媒介载体,与读者分享兼具美感、艺术性和学术性的内容,传递着她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成为了在人文艺术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创作者和传播者。 但撇开这些不同的身份标签,祝羽捷始终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去年在贝尔法斯特的全球 KOL 大会上,祝羽捷也曾表示:「我肯定不是网红。不管做什么,我都是一个 Story Teller,不过分追求流量,只做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

  埋下的种子,会慢慢发芽

曾经在浮华的时尚圈浸润多年的祝羽捷,如今也把管理欲望和时间当作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你想去追求缥缈虚无、满足虚荣心的东西,还是延迟你的快乐和满足感的到来?」在她眼里,通过满足感来得越晚的事情得到的快乐越有价值。 对于祝羽捷来说,她过去和现在做的一切都只是经历了形式上的转变,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这个本质,指的就是生产好的内容,传播她认可的价值观。 至于无法预知的未来,她相信只要尽可能地把当下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做好,就自然会收获相应的回报。


来源:北国网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杨文博

$prenew$
$nextnew$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