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浙财东方学子赴海宁开展"汇聚青春力量,助力精准扶贫"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9-09-11 8:45:29

6月27日至7月1日,浙财东方青年志愿者协会赴海宁乡村开展“汇聚青春力量,助力精准扶”实践活动主题。2017年10月,国家重要会议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契机,学习两会精神,暑假来临之际,我校青协结合与海宁义工一直联系举办的焕新志愿服务,组织了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海宁乡镇振兴之深入低保家庭”实践服务项目。在查阅资料综合考虑后,深入四个海宁本地极具代表性的村落,深入观察和调研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情况,多种形式宣传垃圾分类及环保理念,并积极建言献策,以青春学子力量助力乡村精准扶贫。

虽然持续高温预警,但是大家依旧兴致勃勃,走入农村,深入开展调研,以访谈、问卷、宣讲等形式访民情,知民意,展示出当代大学生对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关注。本次调查以低保户家庭为基点切入“精准扶贫”,通过村产业的发展和低保户生活的改善情况两方面进一步了解现阶段脱贫政策的落实力度。

资料显示,海宁市的乡村支柱型产业基本可以分为花卉产业和皮草产业两大类,在上世纪90年代,毗邻杭州的地理优势和良好的交通环境曾给各村带来过短暂的辉煌,但随着时代的改变,两大传统产业均显示出下降的趋势,因此改革攻坚战略背景下各村拥有相近的发展基础。但通过与村干部的深切交谈和实地走访,我们发现各村的脱贫攻坚战略因各村干部对于经济形式及市场发展的预判存在的差异呈现出了明显的不同。以褚石村和天明村为代表的村落基本保留了原有的花卉产业链,并以此作为优质产业培养,在高新技术和青年劳动力浪潮的冲击下,两村的支柱产业均显示出了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对此,褚石村出台了鼓励政策支持村中散户养花,激发散户种花热情,寻找新优势,开发新型经营模式,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路线,处于转型摸索过程中而天明村则带领村民整合花农资源,利用集体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建立创业基地,结合当下热门的“互联网+”技术,拓宽销售路径,扩大客户群体,将村产业推上更大的平台,将天明村打造成独具特色的“花卉超市”,村中扶贫政策实施情况较为良好;以大型村为代表的皮草产业村则选择通过聚散户成销售点的方式发展出了自己村落的完整皮草产业链,近年来,新型环保材料制皮草市场大受欢迎,给真皮草产业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村落脱贫进入瓶颈期,在此背景下,村落积极出台鼓励政策,经济压力已有了明显减缓,现正处于转型探索期;而以兴城村为代表的转型较早的村落,在敏锐的发现了市场风向变动的迹象后便果断转型,通过全方位的分析,找到了新背景下自身地理位置于旅游业方面的优势,并积极投资建设,强化自身优势,将重心转移至旅游业构建“三线三园”(红色记忆线、绿色记忆线、金色休闲线、生态产业园、科技创业园、乡愁文化园)的框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健康文明兴城”,大力推行绿化带建设,并贯彻落实垃圾分类政策,全力打造新型乡村。几年的努力下,拿下了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森林村庄、浙江省AA级景区村庄等荣誉称号,发展态势十分良好,是海宁市的发展示范村。虽说各村村产业发展态势各有不同,但低保户生活改善情况却十分相近。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在市政府的帮助下,各村低保户每月均会将、领到一定的扶贫补助资金,且政府村委联手从医疗、交通出行、子女教育、就业、住房、社保等方面为低保户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险和房屋、入学补助资助和补贴。因考虑到各村内大多数贫困户都是家中没有劳动力或者家庭成员智力或肢体残疾不能参加劳作的情况,各村委会均提出了解决方案帮助贫困村民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解决了长期的经济来源的问题。村里定期还会进行精准扶贫的项目进行公示,鼓励村民建言献策,不断完善对低保人群的资助政策。总体来说,各村低保户的生活水准均表现出提高趋势,政策落实情况良好,村民满意度高。

走访调查之余,为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为绿色环保事业出一份力,我团队还通过下乡宣讲的方式挨家挨户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分发相关资料,增强村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倡导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打造新型绿色农村,村民们对我们的到来均表现出热烈的欢迎,宣传效果良好。

从大学课堂到社会实践,我们深入调研了精准扶贫的一些案例,感受在精准扶贫道路上,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带领百姓筑梦前行,踏上乡村振兴之路。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我们要以志愿服务为抓手,积极利用当今背景下处于转型阶段的各个村落对于能够掌握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缺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做志愿活动和当下背景联系起来,利用“焕新乐园”等学校已有的志愿项目为周边乡村的脱贫攻坚进程出一份力,以此加强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汇聚青春力量送文化下乡。(文/凌均松)


来源:大众新闻网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杨文博

$prenew$
$nextnew$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