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项目探访:"两项资金"撬动乡村振兴新范式!

发布时间:2019-09-05 1:51:30

科技赋能现代农业,75万余亩核桃树增收,助力117个贫困村精准脱贫; 12万“两项资金”撬动攀枝花贫困村变远近闻名的“芒果小康村”……9月4日,四川省民族经济开发办最新消息,全省征集“两项资金”(四川民族地区开发资金、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近40年来的典型案例、感人故事以来,先后收到90多例推荐。相关案例将陆续通过四川省民开办官方微信、微博及相关媒体进行报道。

两项资金撬动科技兴农

盐源县117个贫困村增收

“我家孙子才3岁都已经读书了,我们这一代因条件限制,读书少,吃了不少苦头!”9月3日,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一位种植核桃园的果农正忙着联络买家。在“两资资金”撬动下,盐源县多个乡镇从“精准脱贫”转入“乡村振兴奔小康”。

据介绍,盐源县多个乡镇,过去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个别乡镇还属于贫困乡镇。2010年7月,“两项资金”共计投资207万元,开始实施核桃低改优项目,利用原有的野生核桃嫁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提高核桃的单产价格和农户的经济收入。两项资金撬动的技术兴农,带来村民增收,让很多村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核桃产业经济林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截止2018年,盐源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20万亩,鲜坚果年产量约8800余万斤。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盐源县117个贫困村共种植核桃75万余亩,依托核桃产业人均增收983元,核桃产业成为了盐源脱贫奔康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12万撬动攀枝花“芒果小康村”

“芒果+旅游”探索乡村振兴新范式

27年前,一笔12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改变了一个省级贫困村的落后面貌,使之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这个村是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攀枝花优质晚熟芒果就产自该村。

据介绍,1992年,市、区民委得知混撒拉村面临的实际困难后,通过调查、论证,将四川省民委下拨的一笔12万元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借”给混撒拉村,帮助该村发展。很快,该村通过发展芒果产业,全村探索以“芒果+旅游”为主导产业,逐步走上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截止2018年底,全村已发展优质晚熟芒果19800亩,产量达到10500吨,年产值达到5100万元;接待游客2万人次,旅游收入15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800元。

盐源县117个贫困村增收,12万撬动攀枝花“芒果小康村”,两者都是乡村振兴探索成功的案例,都是征集“两项资金”近40年来的典型案例之一,在随后的征集活动中,还会有更精彩的案例、动人的故事将推出。

根据活动安排,推荐案例将通过四川省民开办官方微信、微博及相关媒体进行公开宣传。本次征集推荐将持续到2020年4月30日,在报名推荐截止后,四川省民开办将通过网络投票及专家评审,遴选出优秀项目并通报表彰。


来源:财富成都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杨文博

$prenew$
$nextnew$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