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雪山精灵滇金丝猴

2020-10-21 16:51:52 来源:中国周刊 作者:萧今 刘芸



微信图片_20201021164441.jpg

中国特有物种滇金丝猴,中文标准名称为云南仰鼻猴,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猴子,体长51~83厘米,尾长52~75厘米,体重可达30公斤。皮毛以灰黑、白色为主,虽称为“金丝猴”,实际它并无金黄色的毛


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灵长类物种,被列为中国 I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是我国乃至全球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旗舰物种和世界动物中的明星物种之一。


姓  名


微信图片_20201021164447.jpg

滇金丝猴仅分布在中国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海拔3,000米以上人迹罕至的云岭山脉高寒山地。其生态行为极为特殊,是世界上除人类以外栖息海拔最高的灵长类动物,长年生活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地带,是生命力最顽强的灵长类动物


滇金丝猴 Rhinopithecus bieti,脊椎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猴科,仰鼻猴属。又名黑白仰鼻猴、雪猴、大青猴、白猴、花猴、飞猴。是地球上体形最大的猴类之一,也是地球上海拔分布最高的灵长类动物之一。


发  现


滇金丝猴生活区域历史上人烟稀少,其行踪鲜为人知。在1894年12月8日,法国传教士苏列从甘孜地区巴塘县来到今天的云南省德钦县最南端的茨古村传教。传教期间,苏列受巴黎外国传教使团康定教区的主教比埃特之托,组织当地猎人有偿捕获滇金丝猴。苏列在1895到1896两年里获得了7只滇金丝猴,把它们做成标本,并送到巴黎的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同年,法国动物学家爱德华首次科学地描述了滇金丝猴的基本特征,命名了滇金丝猴的拉丁名称Rhinopithecus bieti Milne-Edwards,并取名为“雪猴”。此后半个多世纪再也没有滇金丝猴的消息。


微信图片_20201021164451.jpg

每个滇金丝猴群需要数十平方公里以上的原始森林方能生存,其活动区域之大,在全球所有灵长类动物中都屈指可数,所以滇金丝猴群是大面积原始森林存在的旗舰标志


1960年,中国动物学家彭鸿绶教授在云南德钦畜产公司偶然看到了8张滇金丝猴皮张,意外地证实了这个物种仍然存在。1979年10~11月,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横断山脉综合考察中,李致祥等人在甲午雪山采到4号标本,并首次观察到野外活动的23只个体,观察到大个体的雄猴蓑衣一样的黑色长身毛、臀部明显的白毛和尾部蓬松的毛发。这标志着这个物种野外种群的重新发现。之后的40年里,由于科学家和保护人员的努力,才使这个珍稀濒危物种得到保护,并逐步揭示其生存生境和习性。


微信图片_20201021164455.png

滇金丝猴有着特有的“红唇”,长着一张最像人类的脸,被称为“世界上与人类最相像的灵长类”,这种美丽而神秘的濒危精灵与国宝大熊猫齐名


研究人员开始有序推进对滇金丝猴分布的研究,1981年4~7月在德钦羊拉乡和奔子栏之间林区10多个地点观察到野生20~100只以上多个种群。


昆明动物研究所1985在白马雪山的德钦和维西之间发现了6个种群(白寿昌等,1987);1985~86年,在德钦县、维西县、玉龙县和兰坪县发现了11个种群(白寿昌等,1988)。在随后的1987~1995年间进行了更大区域的调查,范围北起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的小昌都,南至云南省云龙县的龙马山,发现了为20个群,个体数量少于2,000只(Long et al., 1994);在1996年只确认了滇金丝猴20个群中的13个群,数量在1,000~1,500只之间。接下来的又一次全境性考察是1999~2002从西藏的芒康到云岭保护区龙马山的种群监测,记录了13个猴群、数量1,200~1,700只,其中包括首次发现的维西县响古箐种、格化箐、攀天阁、白济讯4个新种群。但那次调查发现5个种群消失。趋势不乐观。


分  布


滇金丝猴仅分布在我国西南山地南缘的云岭山脉,即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的狭长区域。滇金丝猴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暗针叶林带及针叶阔叶混交高寒原始森林,其活动范围是从海拔2,500米到5,000米的高山,分布区域包括云南的德钦、维西、玉龙、兰坪和云龙等5个县以及西藏的芒康县。


微信图片_20201021164501.png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中段,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6种,是中国现有面积最大的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特  性


微信图片_20201021164505.jpg


名为“金丝猴”,实际并无金黄色的毛,皮毛以灰黑、白色为主。体长51~83厘米,尾长52~75厘米;体重9~17千克。身体较川金丝猴稍大,尾相对较短但比较粗大。它们头顶长有尖形黑色冠毛,眼周和吻鼻部青灰色或肉粉色,鼻端上翘呈深蓝色。身体背侧、手足和尾均为灰黑色。背后具有灰白色的稀疏长毛。身体腹面、颈侧、臀部及四肢内侧均为白色。主食松萝、针叶树的嫩叶和阔叶树花苞、嫩芽及幼叶。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暗针叶林带,活动范围可从2,500米到5,000米的高山。


微信图片_20201021164510.jpg

滇金丝猴喜食松萝及针叶树的嫩叶和越冬的花苞及叶芽苞,7、8月还吃箭竹的竹笋和嫩竹叶,冬季也吃漆树的果子


滇金丝猴的猴群多为50~100只,最大的猴群达300多只,为多雄多雌的混合群体,有社群等级特征。


保  护


微信图片_20201021164515.jpg

滇金丝猴喜群栖生活,有社群等级。一个家庭常由一只雄性和2~3只雌性及若干幼仔组成。所以滇金丝猴研究对于认识和了解人类自身的进化历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而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引起滇金丝猴栖息地变化的主要威胁来自狩猎、商业砍伐、牧场扩大、农耕土地扩大而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和日趋严重的栖息地破碎化。根据历史卫星影像分析,黑白仰鼻猴的最大适宜生境面积为1996年的4,169平方公里,从1958~1996的大约40年间减少了31%(1,887平方公里),每一块适宜生境平均面积从15.6平方公里减少到5.4平方公里。同时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夏季牧场在40年间增加了204%(1,291平方公里),黑白仰鼻猴适宜生境总体减少了1,923平方公里。研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生境丧失、破碎,2003年滇金丝猴种群实际可以利用的面积小于1,000平方公里,通过解译覆盖滇金丝猴分布区的卫星影像数据和地面验证工作估算,滇金丝猴适宜栖息地总面积为7,788.069平方公里,被分割为9个片区。其中的5个区域有滇金丝猴种群自然分布,有15群约1,500只。


撰文/萧今 刘芸 摄影/杨剑坤  供图/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




编辑:海洋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