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桐乡证后执法监管系统将环保问题“一网打尽”

2023-10-23 17:00:45 来源:中国周刊网 作者:吴卓尔 黄小华

“先开废气治理设施,过10分钟后再开生产机器,这个顺序一定要牢记!”10月20日上午,浙江丰林染整有限公司环保负责人苏根鑫像往常一样,拿着由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通过证后执法监管系统推送的自查清单表在生产车间内开展自查,在看到有工人想打开机器时,他第一时间上前确认,并再三叮嘱,因为企业生产设施和治理设施都被桐乡市排污许可证证后执法监管平台工况监管模块全程监管,一旦违规操作就会收到平台发出的预警提醒信息,若未及时处理将会转为报警信息推送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开展现场执法。自查清单根据每家企业生产和治污工艺个性化定制自查内容,自查结果可直接反映企业环境管理健康情况。

1.png

桐乡市排污许可证证后执法监管平台

桐乡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鱼米之乡,更是一个工业强市。全市有固定污染源单位10250家,但桐乡分局仅有环境执法人员33人,换算下来,相当于1名执法队员需要监管310家单位,可以说力量有限,任务和责任无限。另一方面,桐乡位于浙北地区杭嘉湖平原下游,是输入性大气污染的第一站,全域85%的河道为过境水,环境基础薄弱,环境承载量有限。

为突围监管力量不足、环境容量薄弱的瓶颈,2018年,桐乡依托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的优势,率先在全省探索生态环保领域数字化改革,排污许可证证后执法监管系统成为浙江省该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首个标志性成果。

2.png

近年来,证后执法监管系统已成功进行了三次迭代升级。迭代升级后的系统,创新运用“评证合一、持证自管、依证监管、监督帮扶、三监联动”五个应用场景,打通了排污许可平台与移动执法等平台的深度衔接,推动了执法监管便携化、精准化、高效化,可以说是用一张“网”管住了全市1万多家排污企业的“健康状况”。

以监督帮扶场景为例,系统内的“半小时预警”机制每5分钟向企业发送一次预警信息,共发送6次,给企业30分钟的自查自纠时间,以服务促监管,帮助守法企业预防非故意性违法行为的发生。自运行以来,已发出有效预警信息100多万条,通过及时预警,帮助660余家企业避免违法行为发生。

“网”住企业“健康状况”的同时,也要“码”住主体责任。为倒逼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我市通过排污许可证对企事业单位水、气、固废等各类污染物进行统一规范监管,实施“一证式”管理。证后执法监管系统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即镇(街道)采用五色风险图评价体系、企业采用五色生态码评价体系、行业则采用通过智能预警、报警、数字执法、线上服务等功能,运用102项指标的考核,无论是对区域性考核还是对企业工况考核,进行“赋分量化、分级管控”,有效压实了“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三个必须”主体责任。

今年,桐乡再次创新探索,率先在全国开发“码头智慧监管平台”,将把全市97个存续保留码头的视频监控、扬尘和噪音监控统一接入该平台,实现一屏集成、数据采集、在线监管、执法检查、镇街督查、码头自查和码上投拆等功能,以智慧监管推进全市港口码头长效管理。

和此前企业排污许可“身份码”一样,如今桐乡的每个码头门口也都贴有自己的“身份码”,如果群众想了解码头审批和运营情况秩序扫码即可,一旦发现问题也可以通过这个二维码进行投拆举报。

与此同时,证后执法监管系统还提供了专家服务,发布第三方服务信息、政企互动通道,以及送法送政策送技术入企服务,专家能在线为企业答疑解惑,并定期组织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线上学习和测试。并开发了线上培训和重要通知已阅等功能,比如针对台风等恶劣天气情况下提醒阅读,既能帮扶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也能帮助企业提前预防意外环境突发情况。

证后执法监管试点工作以来,桐乡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实现系统性重塑,全市固定污染源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全市环境质量持续实现历史性改善。

3.png

数据也许更为直观:2022年,桐乡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9.6%、臭氧浓度150μg/m3,均持续领跑嘉兴第一名;PM2.5浓度为27μg/m3,为桐乡有监测历史以来最好水平,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13个市控以上监测断面首次实现Ⅲ类-Ⅱ类水质占比100%,浙江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优秀;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五年实现总分和排名“双提升”,五年来累计提升73位,提升幅度全省第一;并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级“无废城市”、省级清新空气示范区。(吴卓尔 黄小华)

编辑:杨文博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