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

中国的鼎文化

2023-04-06 16:50:46 作者:安娜

摄图网_501199590_马王堆汉墓文物漆鼎(企业商用).jpg

马王堆汉墓文物漆鼎


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推测为夏文化的二里头文化第三期中就发现有青铜鼎,这被认为是我国古代青铜鼎礼器的源头。到商代,开始出现大量的青铜鼎。毫无疑问,中华文化在源头处便和鼎结下了不解之缘。“民以食为天”,八千多年前,作为炊煮食物用的陶鼎的出现,使中国人的饮食又一次有了很大飞跃。传说黄帝作三鼎象征“天、地、人”,禹铸九鼎象征“九州”。约四千年前,随着国家在中原的诞生,历史又赋予了鼎新的文化内涵——政权的象征。


集唯一性、代表性、历史性、艺术性于一身的鼎,扮演着和谐有序、德之表征、韧性包容和革新进取等角色,彰显了时代的多重内涵。经世代薪火相传的鼎文化,已深深植根于我们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表征。


摄图网_501117587_博物馆藏品大禾人面铜方鼎(企业商用).jpg

博物馆藏品大禾人面铜方鼎


国之重器——鼎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中国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此举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了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后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它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玉鼎.jpg

玉鼎


 “鼎”的来历


最初的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餐具演变而来的。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的一种重要礼器。青铜鼎多为圆腹三足,也有方腹四足的。鼎口处有两耳。对铜鼎的拥有和使用,是奴隶主身份等级差别的标志之一。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了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当时,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秦代以后,鼎的王权象征意义逐渐失去。以后,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续。后代的鼎通常安放在寺庙大殿前,既是装饰物,又是焚香的容器。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青铜器司母戊鼎.jpg

后母戊方鼎 

摄图网_501178940_青铜鼎(企业商用).jpg

青铜鼎


从此以后鼎便成了王权的一种象征。鼎作为一个权力的最高象征,甚至远远超过所谓的传国玉玺,后失于镐京。因为代表王权,所以才有后来的楚庄王问鼎中原这样的事情。春秋时,楚庄王曾向周定王的使臣王孙满“问鼎之大小,轻重”,使得“问鼎”一词成为觊觎国家权力的专用语。


中国最大青铜器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器形庞大浑厚,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其腹部铸有“后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后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后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后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商代中期到西周早期是我国古代青铜冶铸的极盛时期,制造了大量青铜礼器、兵器、日用器皿、生产工具等。其中,商代晚期的后母戊鼎,典型地代表了我国奴隶制时代青铜冶铸的高度技术水平。


后母戊鼎也称“后母戊大方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据考证,后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后母戊鼎深腹,下部微收,鼎上有一对立耳。自鼎足至立耳通高1.33米,器口长1.1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形体雄浑凝重,纹饰精美,线条流畅。鼎是上古时代祭祀用的一种金属器物,后母戊鼎是商王文丁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作的。


摄图网_501199623_战国文物陶镬鼎(企业商用).jpg

战国文物陶镬鼎


据考古工作者研究,鼎是由组芯的造型方法铸造出来的。这种造型方法是先用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制陶范,再把陶范合在一起灌注铜液。司母戊鼎结构复杂,耳、身、足分别铸成后,再合铸成一个整体。从鼎的铸痕来看,鼎身由8块范铸成,鼎底由4块范铸成,每条鼎足由3块范铸成。另外,按每个坩锅熔铜12.7公斤计算,875公斤重的司母戊鼎,需七八十个坩锅同时并熔。每个坩锅燃炭、观火色、运料、运铜液等项工作需三四人,七八十个坩锅则要二三百人同时协作。这说明了商代晚期青铜冶铸工场的规模已经相当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高度水平。


殷墟青铜器.jpg

殷墟青铜器


1939年后母戊鼎出土后,当地人民恐被日本侵略者掠走,又将它重新埋入地下。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再次掘出时,已经失掉一个立耳。现在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后母戊鼎,有一个立耳是修复时照着另一个立耳铸成后安装上去的。历经几千年埋葬与坎坷,承载着厚重的鼎文化、青铜文化奇迹般重现于世,时刻都在直观地向世人展示着深厚的鼎文化和青铜文明。锈迹斑驳、古朴苍桑、精美绝伦,堪称国之瑰宝。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也是一个民族的根,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孕育华夏文明五千年。鼎文化、青铜文化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今传承,历久弥新,深深植根于华夏沃土,融入了炎黄子孙血脉,显现出了强大影响力和生命力。

编辑:杨文博

已经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