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如何开新局

发布时间:2020-10-26 11:03:28|来源:光明网

  回望“十三五” 建言“十四五”

  本期学术主持: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院长 魏礼群

  主持人语

  回眸“十三五”,我国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持续完善,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逐步形成,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我们党在长期探索中形成,被实践证明符合国情、符合人民意愿、符合社会治理规律的科学制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着力建设和完善的重要制度之一。只有深刻领会这一制度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才能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共建共治共享,内涵丰富、意义深刻。“共建”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全体人民共建发展成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的意志,反映人民的意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巨大智慧和决定力量。“共治”就是要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治理国家和社会,优化社会治理多元主体格局,支持人民群众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参与社会治理,把人民当家做主落到实处。“共享”就是要坚持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和治理成果,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朝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共建共治共享,三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共建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共治要以体制创新为关键,共享要以公平正义为保障。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十四五”时期需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发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更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系列重要论述,深入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创新性实践进展和经验,全面把握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未来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实现路径,开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发展新局面。

  本期,就“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如何开新局”组织三篇文章,盘点“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成就,建言“十四五”时期社会治理发展。

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如何开新局

浙江慈溪耄耋老人集体生日迎重阳。新华社发

  “十四五”时期社会治理:抓重点领域 强薄弱环节

  作者:龚维斌(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赵秋雁、尉建文,分别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立足国情、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强调“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出“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十四五”时期,应坚持人民至上,从多元共建、有效共治、社会共享三方面发力,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在社会治理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基本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铸牢人民至上理念,向美好生活砥砺前行。美好生活是人民至上理念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十四五”时期,既要继续抓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工作,又要加大美好生活塑造力度,大力开展美好生活教育,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树牢根植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不断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提升党建引领力和基层治理力,凝聚社会多元共建强大合力。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国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战斗在约65万个城乡社区抗疫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也要看到,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规模和质量刻不容缓。“十四五”期间,应坚持党对社会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着力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同时,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推进基层治理制度重大改革,推动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和社区工作者发展,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区工作者制度,以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效应。

  提高风险防控力和绩效评估力,大幅提升社会治理有效共治水平。高风险是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之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的利器。“十四五”时期,应继续推动“互联网+”社会服务创新发展,促进社会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协同化,更好惠及人民群众;要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深化“一网统管”、开展“净网行动”、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提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增强社会治理的预见性、准确性、高效性。应以开展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评估为抓手,既抓问题导向,更抓绩效评估,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反映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新模式,激发社会治理整体效能,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增进城乡融合力和人民幸福感,深度打造社会共享新格局。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持续改善。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3年名义增长67.8%,人均消费支出比2013年名义增长63.1%,恩格尔系数连续8年下降。“十四五”时期,中国城乡结构还将发生深刻变化。针对调查中反映的“十三五”期间城镇居民社会治理总体评价有待提高,对生活满意度和未来发展预期有待加强,社会治理中共建共享不足等问题,要密切关注、积极应对,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同时,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规律,全面增强城市发展韧性。“十四五”时期,既要抓民生建设,更要赢得民心。应坚持以稳就业、保民生为优先目标,着力促进经济增长,稳住经济基本盘,在实践中缩小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方面的差距;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如何开新局

河北省大厂县24小时政务服务“不打烊”。新华社发

  重点发力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制度

  作者:陈鹏(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

  “十三五”以来,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取得重要进展,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日渐成型,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整个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十四五”时期,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应在以下方面加以着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形成的一条宝贵的社会治理经验。在新发展阶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一是聚焦人民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更加凸显,这就要求基层社会治理实现从“问题本位”向“需求本位”、从“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的转变。二是注重人民参与。通过搭建多样化、多层次、多维度的参与平台和载体,完善健全人民多元参与机制和参与渠道,切实提高人民参与各类社会事务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凝聚人民智慧。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越是复杂多变,越是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汲取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经验和智慧。四是体现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是检验基层社会治理成效的试金石,应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共享型社会。

  构建适应流动性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随着各种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快速流动,整个社会治理面临的风险也更为复杂多变,加快构建适应巨型社会流动需求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成为迫切需要。一是重构基层社会治理单元体系。应坚持单位治理与社区治理有机结合,积极构建面向职业群体和其他群体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体系。二是优化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完善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科技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相结合,着力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三是全面健全基层应急治理体系。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契机,以城乡社区为依托,健全基层公共卫生应急治理体系,切实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深化“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十四五”时期,应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一是提升基层自治。高度重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自治作用,注重培养城乡居民的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深入推进居民自治与业主自治,完善和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法人治理结构,让城乡居民真正实现自我治理、自我服务。鼓励和尊重基层自治中的“试错”探索,建立健全有效的纠错机制,不断增强基层自治的韧性和自主性。二是强化基层法治。尊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基层自治的立法供给,注重总结和提炼基层自治的实践经验,并将其及时转化为政策和法律。三是夯实基层德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人心,成风化人,充分发挥德治的引领作用。特别应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在现代科技支撑下,健全“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最大程度凝聚基层社会合力,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打造更具活力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从基层社会来看,主要有四个着力点:一是培育社会资本。良好的社区社会资本,有助于破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诸多治理困境。特别是新建商品房小区,有效培育和提升社区社会资本的存量和质量,是实现社区从原子化的“陌生人社会”向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熟人社会”转变的重要支撑。二是发展社会组织。积极倡导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精神,大力发展丰富多样的社区社会组织,使之成为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的结构性因子。三是涵养社会心态。加强社区心理服务建设,注重发挥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作用,培育和涵养居民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四是增进社会认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培养居民共通的情感和友爱,促进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和提升社区凝聚力。

  “从有到优”健全民生保障制度

  作者:李志明(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理念,不断发展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如何开新局

  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我国各项民生保障事业进展顺利、成就巨大,“十三五”规划中有关民生福祉的七项目标任务即将完成:一是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33元、比2015年增长39.9%,年均增长8.76%,超过“十三五”规划预期的6.5%的年均增速。二是2019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7年,接近“十三五”规划设定的到2020年达到10.8年的约束性目标。三是2016年-201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5378万人,已经提前完成2016年-2020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超过5000万人的既定预期性目标。四是2016年-2019年超过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到2020年末,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约束性目标任务可以如期实现。五是2019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96754万人,参保率超过90%,提前实现到2020年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升至90%的预期性目标。六是2016年-2019年全国城镇棚户区改造开工累计2157万套,基本可以确保实现到2020年累计改造2000万套的约束性指标。七是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比2015年的76.34岁提高将近1岁,接近完成到2020年相比2015年提高1岁的预期性目标。

  “十四五”时期,我国民生保障制度建设应在以有补缺、实现缺项漏项“从无到有”的同时,着力追求高质量发展、实现总体“从有到优”。

  进一步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十四五”时期,应充分发挥民生第一、就业优先的制度优越性,不断完善就业制度,用城镇新增就业数量取代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衡量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指标,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在促进更充分就业方面,以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完善作为宏观调控制度体系主要手段的就业优先政策;完善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职业生涯全周期、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以及就业援助制度,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实行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帮扶,稳住就业基本面、兜住就业安全网。在促进更高质量就业方面,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更加重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进一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十四五”时期,应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发展主题,围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这一主线,聚焦教育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紧迫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着力补齐短板、优化结构,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继续加大财政经费倾斜力度,着力补齐欠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短板;以农村为重点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以学校硬件条件改善和软实力提升为抓手,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倾斜,抓住信息化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两个关键点,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进一步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十四五”时期,一方面,应紧紧围绕促进公平性和增强可持续性两个目标,在继续扩大制度覆盖范围的同时,通过新建部分制度扩大风险保障范围;另一方面,通过深化社会保障改革、优化相关制度设计,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重点任务包括:加快建立统一的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效化解老年失能照护风险;加快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养老保险综合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促进实现稳定脱贫的同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持续优化保障性住房制度体系。

  进一步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十四五”时期,应紧紧围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着力强化制度建设、提升保障水平。重点任务包括:针对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生命全周期不同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优先领域,强化干预,提供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国民健康政策体系覆盖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全过程,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等领域实现协同改革、整体推进,通过释放医改红利,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加强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以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心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养老服务。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6日 16版)


责任编辑:孙远进 校对:海洋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