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管理人员可以总览全局,一目了然看到公司各业务的数据报表和分析;如果,作业员可以行云流水地完整跟进生产流程;如果,动一下按钮就能指挥工厂里的机器人生产……这样的智能化工业应用场景已逐步出现在工厂现实的生产运营中,数字化转型成为各家企业必须面对的新常态。
9月20-24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如约而至,大会期间,羚羊工业大模型正式发布,这个搭载了“最聪明国产大模型”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核心技术底座的工业领域大模型,同步推出5个面向工业场景的产品,为“大模型+制造业”的应用落地打前站。本篇,我们走近5个产品之一——羚羊iMOM(大企业版),探寻它如何通过硬核技术驱动工厂里的两大生产角色——人和机器进行高效协助,从而为工厂的生产运营降本增效。
羚羊iMOM
AI+IT+OT“跨界融合”实现智能化生产
9月21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羚羊专场发布会上,羚羊工业互联网公司羚羊iMOM(大企业版)产品团队的谢潇风进行了产品发布。
(羚羊工业互联网公司羚羊iMOM(大企业版)产品团队谢潇风正在发布)
谢潇风介绍,和传统的MOM不同,羚羊iMOM是一套搭载了羚羊工业大模型核心底座能力的制造运营管理系统,向上,它延伸到企业的资源管理层,向下,它延伸到工业控制系统层,涵盖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生产调度、质量管理、设备维护、人员管理等功能。
“羚羊iMOM就像为生产车间量身定制的一个工厂大脑,它可以辅助管理人员决策、作业人员执行生产任务,可以调度机器人进行物流搬运,辅助工厂里的两大生产角色——人和机器更高效地协作,从而实现智能化生产”,谢潇风说。
智能生产助手
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超级助理”
无论是生产管理人员,还是生产执行人员,都是工厂作业的关键角色,面对“不同行业需求不一、同一行业规模不一、同一企业环节不一”导致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极其分散的痛点,拥有一个灵活应变、功能多样的智能助理真是场景刚需。
羚羊iMOM(大企业版)正是这样一个可以解决工厂不同环节和需求的“超级助理”,谢潇风介绍,它可以面向工厂里不同的人员角色提供不同功能“人设”的智能辅助解决方案。
对于一个生产管理人员来讲,羚羊iMOM(大企业版)的智能决策助手可以辅助进行数据查询和报表生成,提升生产主管的管理决策效率。
谢潇风以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工厂举例,厂内的管理人员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去做核对分析订单、排查订单未完成原因、异常订单反馈给计划和销售等繁琐的工作,导致缺乏时间聚焦在生产管理的主业上。谢潇风的同事杜文杰演示了羚羊iMOM智能决策助手是如何减轻管理人员工作量的。
(羚羊工业互联网公司羚羊iMOM(大企业版)产品团队杜文杰正在发布现场演示)
“装配车间本周生产订单情况按计划数、完成数、完成率,以柱状图和折线图展示”“装配车间今天要交付的生产订单有哪些”“今天要交付的生产订单为什么没有完成”“设备出现了什么故障”“请告诉我维修处理情况”“现在对哪些订单有影响”“发送”,杜文杰循着系统逐步提问,对各个问题有针对性的图表和答案马上呈现出来,从统计结果到、查找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只需短短几分钟就能完成。
而对一个作业员来讲,“有条不紊、一丝不苟”严格按照生产流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以一个年产值10亿元、有300名员工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工厂为例,有2/3都是车间作业员,他们的工作成效很大程度决定了这个工厂的交付运营能力。
谢潇风介绍,通过部署羚羊iMOM(大企业版),工厂里一个刚刚上岗的机加工车间作业员,就可以完全胜任从找图纸、准备检验作业指导书,到准备生产物料、准备量检具、查询首件检验作业标准并按该标准检验,再到填写涵盖产量、量率、出现问题等和当天生产内容相关的交班日志等工作,在生产开工、生产过程、生产完成的生产全流程,都有一个“超级助力”如影随形贯穿其中,为这位机加工车间作业员提供帮助和指引,既大大缩短工厂培训作业员的时间周期,又“严丝合缝”指引作业员按精益流程标准完成任务,大幅提升生产成效。
除了生产作业员外,在工厂里生产执行的多个角色中,羚羊iMOM(大企业版)都可以定制功能精准的智能生产助理——如果是一个设备维修员,它可以协助进行设备异常处理;如果是一个质检员,它可以协助进行质量追溯分析;如果是一个计划员,它可以协助进行高级计划排产,具体功能都可以根据业务来做专属定制。
谢潇风认为,未来,工业大模型将成为工业企业的“智慧大脑”,在“智慧大脑”的协作下,人和机器将更高效地协同生产运营,企业的生产管理、设备加工、物流搬运将会有条不紊地运转,“我相信在羚羊工业大模型核心底座能力的加持下,羚羊iMOM(大企业版)将构建出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范式”,他说。
责任编辑:郑珊珊 校对:郑珊珊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