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产业 > 

科学发展 遗产强国—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8-08-20 6:08:46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住建部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喀斯特与洞穴、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产业、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保护与山地旅游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文/熊康宁 杨 晨
责编/王艳玲

1985年中国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之一,随着申遗工作的展开和深入,我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申遗热”。截止到2018年5月,中国的遗产数已位居世界第二,共有世界遗产52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2项。中国世界遗产数量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申遗”工作者的努力,但目前我们的工作重心更多倾向于申报,轻视了对申报后遗产地的保护。世界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稀资源,其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超越了国家界限和时空界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因此,我们接下来的工作要更重视遗产地的保护,将“申遗”与保护并重。申报世界遗产不仅能将我国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和独特的自然环境推向世界,使人们更加正确地认识遗产地的价值,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增强遗产地的保护水准,还能带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遗产地现状

自1987年泰山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可成为双遗产至今,中国已有4项双遗产,12项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因具有无与伦比的美学价值、地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价值,展示着自然、生态和谐之美,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但随着遗产旅游的不断发展,一旦保护工作不到位,就会导致自然遗产地面临游客、污染、建筑、生态、发展压力。例如游客数量超过遗产地环境容量,一系列环境问题就会接踵而至,旅游垃圾增多、遗产地大气和水质恶化、土壤板结、动植物减少,基础设施建设导致遗产地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等问题越演越烈,致使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损害。目前,解决在自然遗产地发展旅游并实现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共赢,成了国内外专家研究的热点问题。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

《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严厉制止破坏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真实性是指未遭到破坏的、原始的、真实的、未触及的和传统的意思。遗产的完整性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游客体验完整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是衡量世界遗产保护状况的准则,国内对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研究表现在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开发过度化、商业化和城镇化现象,为保持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而提出的永续利用的措施和对策。此外,游客与遗产环境相互作用中,在体验和情感过程中对遗产的真实性具有3种不同的思维过程,即加强同化、感知能力和反向联系,游客可以通过他们自己的体验过程,维护遗产的真实性。

国内外对自然遗产地的保护,一般都采取分区方式,但国外对遗产保护区采取的分区方式与国内并不相同。国外更在意保护区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功能为依据进行分区,针对不同功能区的特点进行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国内在分区管理中借鉴了国外的分区方式,并依据保护对象的价值重要性、展示需要和社区利用的必要性,根据保护对象的形状、分布和可能干扰程度,划分保护等级区域,将遗产保护区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保护区,并在保护区外划出一定的外围控制区。在分区保护的模式下,遗产地旅游开发保护管理不断发展,例如“黄山模式”中实行的“区内游区外住”,就有效地保护了遗产地生态环境。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需有专门的法律为其提供法律依据,法律法规不健全必然导致自然遗产管理的不合理。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立法全面,受到许多法律的约束,且管理立法层次较高。国会不仅有针对国家公园体系整体的立法,还有分别针对各个国家公园的保护和管理进行的立法。虽然中国关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越来越完善,但缺少专门针对世界自然遗产的国家立法,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之间协调配套性较差。目前,中国各地的自然遗产不同程度出现了生态环境、周边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编制专门的遗产保护法、遗产保护规划至关重要。

保护世界自然遗产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教育是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一种世界遗产保护方式,应抓好世界遗产保护的教育工作。在多种媒体上开辟宣传自然遗产保护的相关专栏,加强民间保护组织的交流活动。同时,保护遗产应该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社区是遗产地增强管理特有的重要因素。合理界定自然遗产地与社区的相邻权,从社区参与出发,研究遗产地在规划和发展中的合作,提高自然遗产地社区的保护意识,加强共管力度,引导周边地区群众逐步脱贫致富。只要使居民成为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利益获得者之一,就能形成遗产保护的大众参与。此外,还要让当地居民参与决策,广泛征求各界和民众的意见。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强化第三方力量,社区居民可以在具体的解说和行为上为游客做好示范、监督和规范作用,以社区特有的方式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地。因此,加强遗产教育,提高全社会保护遗产的意识,注重社区居民参与保护管理遗产地,对遗产地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遗产地社区的经济发展与遗产旅游的机遇

我国大部分自然遗产地由于交通不便,整体社会经济水平落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主要农林生产活动对遗产地土地、森林资源依然存有依赖性,社区居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也不容忽视。遗产地及周边居民能源消费以柴薪为主,习惯砍伐木材作为燃料和用于建造房屋,这类活动不仅对动植物栖息地环境造成破坏,还会影响野生动物活动。为解决遗产地及周边大量人口的生存及就业问题,结合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可以利用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的名牌,大力发展缓冲区的生态旅游,实现缓冲区产业发展与转型,提高社区居民经济水平。另外,还可以制定补助和优惠政策,鼓励保护区内居民外迁就业,降低自然资源依赖度,进而促进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遗产旅游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为当地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外交流不断增强。但随着遗产旅游的快速发展,游客作为一种外来变量,当增加到一定数量,将会影响处于自然本底状态下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环境的真实性存在潜在的危机。当旅游者的数量越来越多,人造垃圾遗留在遗产地,水域遭到污染,富营养化现象等会直接威胁到动植物的生境,生物的栖息地、生物多样性遭受威胁,这些都是遗产地面临的潜在旅游压力。另一方面,旅游者与当地社区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也将影响社区纯洁、质朴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使得社区居民将慢慢偏离、违背、改变传统的核心思想,导致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一定的威胁。

世界遗产地具有展示功能,我们既要满足当代人观赏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需要,又不能对后代人观赏遗产地的需要构成危害。任何“申遗”行为,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遗产地,我们不能以“申遗”为手段,将世界自然遗产地视作赚钱的工具。一旦世界自然遗产地被打上“赚钱”的烙印,破坏也就从此开始。因此,应结合中国各自然遗产地的具体情况,研究出适用于遗产地的旅游发展和保护管理模式,加强遗产地保护和管理措施,加强遗产地社区对人地关系的理解,政府也要重视遗产地人地关系,搞好与社区之间的合作,更好地发展遗产旅游。

责任编辑:杨文博

$prenew$
$nextnew$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