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蓝光发展的经营策略,就在这十六个字中

发布时间:2020-05-14 3:32:31

如今的许多房企,越来越像斜杠青年。

他们不满足于主营地产,把目光扫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1

不知何时,房企群体中兴起了一股多元化热风。

据克而瑞数据统计,2018年TOP30的房企70%都发布过多元化战略,TOP100的房企97%布局了多元化业务。

伴随着多元化战略的热潮,一些房企开始把触角从既有的人居赛道,向外伸至各行各业:有人做文旅,有人做养老,有人做教育。

恍惚之间,地产行业仿佛变成了一锅大杂烩。

尽管各家房企的副业各不相同,但细品下来,其实大多都围绕着生活服务来进行。

这并不奇怪。近两年,地产市场的天花板在不断下行,且逐渐从增量走向存量。

存量市场里,比拼的其实是服务力。

于是,许多房企在开发商角色的基础上,转而扮演起了服务运营商的角色。一方面,其可以缓解主业地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更多的发展途径。

在诸多布局“人居+生活服务”的房企中,蓝光的打法风格鲜明——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战略架构,即“科技+产业+资本”。

而这种战略架构引发的新变化,则蕴含在了蓝光发展(600466.SH)的最新年报中。

2

4月16日晚间,蓝光发展发布了2019年度报告 。

以人居为核心的地产,无疑依然是蓝光的重心。

报告显示,蓝光地产业务实现销售面积1095.3万平方米,同比增幅36.63%;实现销售金额1015.37亿元,同比增幅18.70%。其中,权益销售金额715.4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蓝光一直保持高质量增长:从2017年到2019年,蓝光销售额的复合增长率达32.14%。

销售的高增长,代表着蓝光过去一年的战绩。而与此同时,蓝光还在为未来紧密布局。

报告显示,截止2019年末,蓝光土储货值约2700亿元,新增土储货值1300亿元,其中新一线和二线占比60%、强三线占比40%。

新一线、二线、强三线城市,被许多业内人士认作是高能市场,潜力深厚。蓝光于此频频布局,可见也在紧跟市场大势。

在产品端,基于“更懂生活更懂你”的品牌主张,2019年蓝光持续推进了芙蓉系、雍锦系、黑钻系、长岛系、未来系、商办系等六大产品系的迭代。

除此之外,蓝光还用科技为住宅产品注入了更多活力。

比如,其将部分产品进行智能化创新、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了智能人居、智慧营销、智慧工地等场景化应用。

在一只手为产品披上科技外衣的同时,蓝光的另一只手则在服务产业搅起了一阵浪花。

2019年,蓝光发展旗下的蓝光嘉宝服务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获得53倍认购覆盖,创下了港股上市物管行业纪录。

事实上,从2014年彩生活登陆港股,成为国内首个分拆上市的物业服务企业开始,房企的“物业上市热”就没有停止过。

比如2018年全年,通过房产分拆上市的物业企业共有6家,超过2015~2017年之和。2019年,这个数字达到了8家,创历史新高。

房企发力物业的意图不难理解。一方面前文提到,房企在存量市场里比拼的是服务力,将物业与资本对接后可以实现更强劲的服务力。

另一方面,分拆物业后房企主营业务上的战略会更加清晰,同时其又能围绕物业延伸出更多的产品线和赢利点。

此次,蓝光嘉宝服务能够获得53倍的认购覆盖,显然在这股物业上市潮中显露出了自己的竞争力。

如果说,科技与产业是蓝光战略架构的“两翼”,那么资本则是这架飞机的推动力和目的地。

首先,不管是对科技还是产业进行投入,都需要资本在背后来做支撑。

而一个更“轻”的财务杠杠,显然能帮助蓝光进行战略上的轻松转身。

财报显示,2019年蓝光净负债率为79.20%,同比下降了23.44个百分点,“瘦身”效果明显。

其次,当在科技与产业上持续投入且获得效果后,资本上的回报是水到渠成之事。

报告显示,2019年蓝光实现了利润、规模双收获:其营收为391.94亿元,同比增加27.17%;净利润为41.59亿元,同比增长66.63%。另外,其净资产收益率达23.88%,同比提升6.81个百分点 。

总之,在蓝光的“人居+生活”双擎业务模式背后,是“科技+产业+资本”三驾马车在起着推动作用。

而三驾马车的战略逻辑在于:科技与产业为“人居+生活”服务。资本,既是“科技+产业”的支撑,也是结果。

3

回头来看,蓝光前行的路上其实伴随着大大小小的战略更替。

1990年,蓝光诞生于四川成都,当时其还是一家制造企业。

1992年,蓝光从制造业走向了地产业,奠定了此后发展的主线。

十年后,也就是2002年8月6日,在成都国土局里,蓝光又一次实现了战略上的转型。

当时,国土局大厅进行着成都第一次土地公开拍卖。首个地块位于青羊区长顺下街和八宝街交叉口,总用地面积约7.75亩。

46家开发商为此展开了激烈的竞拍,30多个回合的较量后,手举77号牌的蓝光以465万元每亩的价格力压对手,成功拿下该地块。

随后,经过数十次竞拍,蓝光再度拿下第二块地。据悉,当天只有6家房企拿地,而只有蓝光一家拿下两块,其在成都当地可谓一鸣惊人。

自此,蓝光开始将战略航线由“商业开发”转向了“住宅开发”,为如今的千亿销售战绩点上第一把火。

除了在业务类型上进行战略转型外,蓝光还在地域扩张上积极布局。

自2008年起,蓝光开启了全国化的扩张之路。

2013年后,蓝光进一步加快了全国化的战略步伐,全面推进从“四川蓝光”迈向“中国蓝光”的战略。

全国化的战略,如今让蓝光的销售分布更加均衡:报告显示,在2019年蓝光的销售规模中,除了大本营西南区域占比30%外,华东、华中、华南和华北区域的占比也分别达到26%、22%、12%和10%。

销售的均衡分布,让蓝光的营收结构更加稳固,从而拥有更高的风险抵抗能力。

4

放眼当下,地产市场仍面临着未知的风险。毕竟疫情带来的巨大压力,仍未完全消除。

对此,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蓝光发展董事长杨铿显得较为乐观,其表示“以积极迎变的心态,随时保持应变能变的动能”。

这份“以变应变”的底气,既来源于过去数十载,蓝光积累的战略经验,战略调整后的效果。也源自其应对未来变化的思路。

据悉,接下来蓝光除了坚持既有的战略架构外,还定下了今年的经营策略,即“精准投资、卓越运营、资本突破、变革创新”。

十六字真经,道出了蓝光应对变化的灵活性。而这,在如今变幻莫测的地产行业尤为珍贵。

毕竟,达尔文曾说过,在剧烈变动的环境中,能够生存下来的,既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

而是最灵活的。


来源:环球都市网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杨文博

$prenew$
$nextnew$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