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百融云创入选工信部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发布时间:2020-04-08 2:34:05

近日,工信部公布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名单,百融云创自主打造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模式下的塑化场景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创新项目”通过工信部相关评审,成功入选为示范项目。

此次工信部评选的示范项目,聚焦工业大数据融合应用、民生大数据创新应用、大数据关键技术先导应用、大数据管理能力提升等四大领域7个细分方向。百融云创是大数据管理能力提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方向中唯一一家金融科技企业,这意味着百融云创在大数据平台服务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产业的深入发展,大数据国家战略加速落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和《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按照相关申报工作要求,经各单位推荐、专家组评审、网上公示,确定了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百融云创第一时间递交了申请资料,将“产业互联网平台模式下的塑化场景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创新项目”相关情况以书面形式呈交给项目组,并经过系列评审最终脱颖而出。

创新逻辑:构建“产业+科技+金融”模式

“产业互联网平台模式下的塑化场景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创新项目”是百融云创在塑化行业积极探索“产业+科技+金融”模式的具体实践。

百融云创将自身定位于金融科技应用平台。在产业场景端,百融云创通过提供科技服务助力基于产业的供应链金融,提升整个产业场景的服务价值,促进垂直整合。在金融机构端,百融云创依靠平台优势,服务金融机构,通过科技实现数据赋能、资产化赋能、平台赋能。一方面在确保真实性和透明度的前提下,将天然存在小额、分散特征的普惠金融人群信贷资产推荐银行,通过搭建银行与长尾人群的通道,可以有效促进低成本的银行资金流向普惠金融关注的小微企业及企业主并降低其融资成本。

“产业+科技+金融”模式能够打破“数据孤岛”,让不同体系中数据的沉睡价值被唤醒,有效解决了普惠金融人群因结构性数据缺乏或不足而风控难度高的问题,从而获得“1+1+1>3”的效果。

创新成效:小微企业累计获得12亿资金

2018年7月,百融云创与塑化产业头部平台快塑网达成战略合作,以塑化产业供应链真实交易背景为依托,为产业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数据赋能、资产化赋能和平台赋能,架起普惠金融供需双方的桥梁,提供资产、资金的连接能力。

百融云创多次深入走访塑料加工企业集中区域,对吹膜厂、注塑厂、无纺布厂、发泡厂等类型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分析经营特点与交易特征。塑料加工行业中的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处于弱势地位,除了场地租赁和员工工资成本外,向上游采购原材料时都需要先款后货或订金结算,而下游销售时多有30天到120天不等的账期,生产经营资金占用较大,更难以扩充产能或技术升级。然而,小微企业经营场所通常为租赁而非自有产权,生产设备属于轻资产,难以为融资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增信;单个企业融资规模通常在300万以内,区域分布分散,普遍财务管理水平不高,交易融资频率高,造成了产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些企业极其希望通过便捷、优惠的途径解决原材料采购资金周转的需求,以便采购优质低价的原材料,增强资金流动性、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技术,从而增加收入。

百融云创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基于塑料加工企业原材料采购交易背景,以交易行为作为授信依据,为塑料加工小微企业量身定制金融产品“惠云塑贷”。

随后,百融云创以产业供应链场景智能核心风控技术为基础,对塑料加工小微企业的基本面风险、企业主风险、信贷风险、关联风险以及经营行为风险五大维度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小微企业原材料采购单笔额度小、采购频率高、用款需求急等特点,进行纯线上、批量化、智能化的模式进行审批。随着“惠云塑贷”在塑化行业的逐步推广,百融云创逐渐完善产品,深化“C+B”智能风控核心风控技术在产业供应链场景应用,进一步布局优质产业供应链场景,全力推进普惠金融服务的全面铺开。

通过“产业+科技+金融”模式,百融云创帮助持牌资金机构在小微普惠金融业务上取得了一定成绩,截至目前,与快塑网合作项下,对当地塑料加工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起到了切实的帮助,累计放款金额为12亿元。

对于此次入选示范项目,百融云创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拓展、推广项目,引导传统银行拥抱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是以垂直产业链的网络化平台为核心,平台上汇集了生产与交易的大数据,谁掌握了平台,谁就掌握了大数据,也就掌握了金融的主导权。金融机构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最佳路径就是跳出金融本身,与客户共同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覆盖垂直产业链的网络基础设施、交易撮合、订单分发、支付结算、数据存储、云计算等服务,并且接入企业内部的智能制造系统,帮助传统企业客户向互联网迁移;再在平台嵌入金融服务,形成产业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实现“产融结合”。


来源:北国网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杨文博

$prenew$
$nextnew$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