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携程方继勤:疫情重塑差旅行业增长逻辑

发布时间:2020-03-10 2:51:33

2020年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很多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了困扰,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变成了众多企业当前重要的挑战。3月3日,36氪联合飞书首次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举办“WISE x 新效率时代峰会”,以“驭势而上,高效驱动生长”为主题,邀请在此次疫情应对中拥有突出表现的企业分享“战疫”的经验和管理秘籍,吸引了超过50万的听众在线收听。

携程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携程商旅CEO方继勤受邀作为演讲嘉宾,不仅分享了其对于TMC行业的趋势分析,还分享了他对于疫情时代的新生态思考,提出疫情将重塑差旅行业增长逻辑,新趋势下蕴藏新机遇。

  携程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携程商旅CEO方继勤

  TMC在中国是蓝海市场

OTA的服务对象是以C端个人用户为主,携程商旅所在的TMC则是以B端企业客户为主,其业务和流程涵盖了企业员工差旅出行所有方面。

方继勤介绍,国外是先有TMC再有OTA,TMC已经有将近100年的历史,OTA才不到20年。中国则恰恰相反,OTA的发展早于TMC,后者在2006年才在中国起步,但2014年就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2015至2019年短短五年间,中国TMC和OTA的比例从1∶30发展到了1∶23,但与2019年国外TMC和OTA的比例大约为1∶2相比,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如今,无论是成长潜力还是盈利能力,TMC在中国都可谓是一片蓝海市场。

2019年,全球商旅支出1.45万亿美元,根据GBTA预测2023年将稳步增长至1.8万亿美元左右。但2020年伊始整个旅游业受到疫情严重冲击,据世界旅游联合会专家厉新建推算,直接损失在5500亿元左右,伴随疫情蔓延,全球差旅的增速可能首次迎来-6.1%的负增长。方继勤说,“尽管受全球经济和疫情影响,未来全球商旅支出增长率虽有所降低,但是正处在发展期的亚太市场仍将继续领跑全球。”

疫情将带动行业增速逻辑的转变

这场疫情不仅打乱了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迅捷的脚步,也对正处在迅速发展期的中国商旅行业造成了冲击。“疫情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不会改变中国商旅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对于疫情给差旅行业带来的影响,方继勤认为“疫情将带动差旅行业增速逻辑的转变”。他表示:“差旅行业将由单纯的线索项目增长以及价格导向的市场竞争,向技术能力保障下的产品能力和服务能力驱动增长转变,以及保证自身安全和服务质量的资金能力。”

  方继勤认为“疫情将带动差旅行业增速逻辑的转变”

  据清华、北大联合调研的数据显示,34%的中小企业账上余额只能维持1个月,33.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17.91%的企业可以维持3个月。TMC行业同样面临这一问题,现金流运转不够好可能会加剧中小商旅企业的运营困境,甚至离场。“这次疫情是对整个TMC行业服务能力的一次挑战,只有综合能力强的TMC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相应的响应,在保证服务能力和价值上面能够凸显它的作用。”方继勤认为,疫情加速行业洗牌整合,市场将进一步向头部TMC集中,同时会倒逼整个行业对技术进行再次投入。

疫情是考验,而疫情后的“报复性”增长则是机会。携程对用户展开的调研结果显示,85%的用户在疫情过后仍会继续今年的旅行计划。2月15日,携程商旅平台客户交易额开始正向增长;2月24日,北上深广一线城市单日交易额增长77.4%,建筑、仓储物流、信息技术、金融、机械制造行业单日交易额增长402.3%;2月10日-3月1日的近三周时间,携程商旅周订单量环比均超过200%。

“报复性”增长正在酝酿,对差旅行业来说,不仅要考虑如何节流,更应该思考当市场恢复时如何去面对这种增长。对此,方继勤表示:“特殊时期里,中国商旅企业除了要化解短期的危机,也需要苦练内功,全方位提升服务和技术能力,为疫情结束后可能的反弹出行潮来临做好准备。”

商旅未来:“全场景”、“共享”和“国际化”

在提到疫情过后商旅行业的未来时,方继勤强调了“全场景”、“共享”和“国际化”。他表示,在技术的加持之下,未来,全产品、全流程、全场景的一站式商旅平台及服务的行业趋势将进一步凸显。同时,产品、系统、数据和流程及财务等方面的共享,将为企业节省单一价格并提升整体效率。携程商旅正加速打造开放集成的合作生态,行业中协作平台将进一步在产品、场景等方面实现打通,和飞书的产品研发目前已在对接中并将很快上线。

“亚太地区是2020年中国企业海外业务和商旅拓展的主要地区,占比达57.5%。”方继勤同时对国际化加以强调。他表示,去年携程集团公布了未来“G2战略”,致力于建设全球化的产品、供应链、服务和品牌,培育和吸引全球化的人才。而携程商旅也将借助“G2战略”的东风,通过服务、产品、技术的升级赋予行业前行的新动力,促进行业更健康、更长久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齐鲁在线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杨文博

$prenew$
$nextnew$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