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圈 > 

银盛泰资本:新冠疫情不会改变医疗产业的核心投资逻辑

发布时间:2020-02-24 9:49:26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回顾人类文明时曾说,人类长期被饥荒、瘟疫和战争3个问题所困扰,但这些课题在新世纪正在逐步消失。而瘟疫,从2003年中国的SARS疫情、2009年美国的H1N1流感、2014年非洲的埃博拉病毒再到此刻我们正在经历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的生命、社会、国家,包括每一个企业的冲击仍然非常大。以史为鉴,2003年中国经济本身处于上升阶段,因此经济增长受SARS影响造成短暂创伤(尤其是三产),后回归复苏。而今,经济“弱企稳”遭遇疫情“黑天鹅”,医疗行业更是首当其冲。此次疫情对医疗行业会产生哪些影响呢?在疫情中除了风险是否还有机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医疗行业带来了医疗资源和传染病应急防御等方面的挑战,但同时也为行业的后续发展带来契机。从中长期的角度来说,疫情对整体医疗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中国人口众多,医疗需求潜力巨大,此次肺炎疫情的出现,更加突显出医疗产业的重要性。医疗仍是值得长期关注的投资主题。

一 、疫情不会改变医疗产业的核心投资逻辑

医疗产业是以临床患者需求为导向,例如疾病种类及发病率等。医疗产业作为穿越周期的行业,一直是全球各大资本的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在这次疫情中,医疗健康产业更是受到了高度关注,在抗击疫情中发挥出其他产业无法替代的作用,但疫情等突发事件在不改变疾病种类,结构及发病率的情况下,不会对医疗产业带来长期影响,也凸显了其抗周期性的投资价值。

二、研发创新仍将成为医药行业的长期趋势

医药领域,自2015年以来,国内医药产业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如两票制、一致性评价、4+7带量采购,加速了国内仿制药行业的优胜劣汰及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也迫使传统仿制药企业向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积极创新转型的方向发展。伴随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以及我国加入并成为ICH管理委员会成员,在国内企业直面全球竞争,创新转型的同时,也为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内创新需求大增,医药服务外包向中国转移,中国创新药服务外包也迎来爆发。医疗器械领域,同样面临着产品创新、国产替代及国际化竞争的挑战。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经历了高速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如迈瑞、微创、乐普等优质企业,但行业集中度较低,高端器械、耗材还是依赖进口,未来创新、国产替代及并购机会巨大。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受益于消费服务和生产技术水平的升级,优秀医疗服务企业,生产水平较高的传统药企业也有望迎来快速成长。

三、疫情对医疗细分行业发展起到催化作用

加速推动医疗改革

除去小规模区域性的短期疫情,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继2003年非典过后的第二次全国性疫情,虽然我们在应对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经验,但也可以看到在应对如此大规模疫情时,我们的医疗系统和响应机制尚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疫情过后,传染病防治体系大概率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疫情的预警以及人口密集流动人口比例高的一二线城市的疫情防治常备系统方面。例如上海市,在2003年非典过后即筹备了复旦公卫分院金山应急隔离中心,在本市疫情防控中起到了的关键作用。预计在疫情后,筹备类似的重大疫情集中防治中心会成为一二线城市的传染病防治体系标配。筹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备系统等会为相关企业带来大量采购需求。

加速医疗产业数字化转型

医疗系统的智能化数字化程度会在本次疫情的推动下而更加深入。科大讯飞的AI智能问诊随访系统协助基层医生对社区村镇进行区域人员筛查和诊断,阿里达摩院AI算法训练辅助核酸检测效率提升,以及为避免医院中交叉感染,微医的线上问诊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了医疗人员紧张情况,并且避免了更大程度的疾病扩散。本次疫情会进一步推动未来医疗系统的全面数字化建设,尤其是远程医疗在基层医疗体系中的应用,AI智能问诊随访辅助诊断会渐渐成为常态,同时AI技术也会更加深入的应用到传染病防治的传播防控、出入境港口管理中,为相关科技企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影响人群健康生活习惯及疾病预防领域

经过此次疫情,公众的卫生医疗知识将获得更进一步的提升,对相关产品的需求也将大大增强。在诸如疫苗研发、抗病毒药物生产以及酒精、口罩、手套等医疗用品方面,整个市场将出现新的一波增长。

未来,寻找高成长性的医疗细分领域

尼古拉斯·塔勒布在著作《黑天鹅》中写道: “黑天鹅事件不可避免,也有其价值,我们偶尔也需要一些混乱和压力,来刺激族群,维持生存和繁荣。” 疫情对经济会有冲击,但不会影响银盛泰资本长期价值投资逻辑。银盛泰资本借助自有资金优势,并联合外部资源,重点布局医疗产业里有格局、有执行力,有持续研发能力的团队及企业。银盛泰资本与国内外业绩优秀的头部投资机构合作,以母基金+直投的形式共同陪伴、服务于医疗产业创业者,成就伟大企业,把握医疗改革的发展机遇。相信未来无论事件性因素如何发酵,市场预期如何变化,价值投资仍然会穿越经济周期、穿越风格变化。


来源:北国网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杨文博

$prenew$
$nextnew$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