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封面报道 > 

天赐灵境 鱼米虾香

发布时间:2017-11-05 10:11:04
潜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章华台是潜江人最为自豪的历史遗存。

文/静初、晓勇
摄影/何定科、南勇、陈崇尚、《中国周刊》记者 杨剑坤
责编/王艳玲

“北有兵马俑,南有章华台”。章华台,是潜江人最为自豪的历史遗存。

章华台最终还是如阿房宫一样毁于战火,但残存至今的红夯土墙仍折射出古楚国盛极一时的光晕。龙湾章华台,楚馆云水间,见证着楚国雄踞八百年、开疆五千里的过往,使潜江当之无愧地成为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无论朝代如何更替,隶属如何变迁,不变的是荆风浩荡,楚水悠长,潜江不动声色地穿越了历史长河。

曹禺金色大剧院是潜江当代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历史谱就的文化华章
徜佯在潜江的街头巷尾,隐约有醇香浓郁的文化味扑面而来,让人如醉如痴。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仿佛就是一口口让文化发酵的窖池。一个才百余万人口的城市,潜江竟拥有曹禺纪念馆、世博湖北馆、龙虾博物馆等9个博物馆。每一个博物馆,都凝固着对传承的弘扬,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潜江人热衷修建博物馆,不仅让珍贵的文物有了一个窝,也让精神找到了家。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能让城市日新月异,深厚的文化底蕴则是城市的灵魂与精气神。

潜江有四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荆州花鼓戏”“潜江民歌”“江汉平原皮影戏”之外,还有一个是“潜江草把龙”。“潜江草把龙”兼有民舞和民乐的艺术成分,因采用稻草扎制而得名,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历代相沿承袭。“潜江草把龙”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制作方法和表现技艺,具有显著的民俗特征、楚文化遗存的祭祀性特征和民间手工艺造型艺术特征,它的龙身以田间稻草扎制,折射着长江中下游楚人崇龙、尊龙意识,也是长江中游悠久的稻作文化标志性的民间文化现象。

品味完诗词戏曲所带来的精神享受之余,潜江是一个令人食指大动的城市。“正月螺蛳二月蚌”的民谚,提醒着该享用时令馈赠了。潜江人的爱吃、会吃在省内颇有名气,螺蛳、蚌等不起眼的食材也能在餐桌上大放光彩,令人望之垂涎、食之忘返。潜江菜重刀功火候,煨汤技术有独到之处,烹制淡水鱼以鲜见长,富有乡土风味。潜江有不少名菜,用青鱼制作的“潜江花糕”是道传统名菜,食鱼肉而不见其剌,有鱼味而不见鱼形,口感鲜嫩,肥而不腻。以潜江湖区特产黄蟮为食材烹制的“二回头”是享誉湖北的名菜,看上去似冷的,吃进嘴却热乎,入口化渣,余味绵长。“焌米茶”“火烧粑”是夏季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

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了湖北省潜江市“中国小龙虾美食之乡”荣誉称号,潜江龙虾色美味鲜,每年春夏之交,潜江便氤氲着油焖、清蒸小龙虾的鲜香味道,潜江龙虾节更是摆下了一场饕餮盛宴。自2009年举办首届龙虾节之后,潜江每年6月都要举办一次龙虾节,慕名前来吃虾的外地食客熙熙攘攘。潜江人演绎出了十余种烹饪小龙虾的方法,“油焖大虾”是其中的最为有名一种,吸引得许多周边城市也纷纷打起起“潜江油焖大虾”的牌子。

南水北调重点工程,潜江兴隆水利枢纽。

泽国翡翠谱新曲
1972年,一部名为《水乡园林》的中国纪录片在联合国公映,把潜江独特的美呈现给了世界。作家碧野曾盛赞潜江是“一座绿色的城”。在与水患作斗争的过程中,潜江人素有植树的传统,家家枕河,户户垂柳,一代代人的长期坚持,使泽国更加像是一块翡翠,处处充溢着“城中有林、林中有城”的诗情画意,被旅游界专家誉为“水乡园林生态旅游城”。

水是潜江之魂,它属于平原水网湖区,水资源丰富,素有“水袋子”之称,境内湖泊星落棋布,河网纵横交织,其中拥有湖泊面积2.7万亩。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及其分洪道东荆河纵贯潜江南北,百里长渠、城南河、田关河、西荆河等21条排灌干渠和借粮湖、返湾湖、冯家湖、白露湖、张家湖、苏湖等6个湖泊,依然能让我们仿佛穿越了沧海桑田的地理变迁,打捞起了古云梦泽的浩渺烟波。

湖泊江河赋予了潜江特有的水乡风貌,编织出秀丽婉约的自然风光,滋润万亩良田,养育万千潜江儿女。循着粼粼波光,走进潜江,便撩开了古云梦泽盖头的一角,直抵“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诗境之中。

汉江又称汉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其水力资源丰富、航运条件好,径流量相当于一条黄河,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合称“江淮河汉”。汉江是潜江的“母亲河”,在潜江境内流程82.9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4.65亿立方米,不仅浇灌出两岸稻香,也使航运四季通畅,有年吞吐量达300万吨的红旗、泽口两个港口。另一条为潜江的生产生活提供重要资源保障的河流是东荆河,东荆河是汉江下游的分支河流,为古“潜江”(潜水)的遗迹,也是流经潜江最长的河流,春季油菜花漫卷河滩,河畔水杉郁郁芊芊,大堤曲折蜿蜒,河水清澈如带。

进入21世纪,为了清水润北方,潜江在策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南水北调四项治理工程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后,会对汉江中下游的水情、河势、生态、环境和航运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为缓解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的不利影响,改善其生态、灌溉、供水、航运用水条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和《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均安排实施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即引江济汉、兴隆水利枢纽、部分闸站改造、局部航道整治等四项工程。

“引江济汉”工程旨在从长江干流中开挖一条人工运河向其第一大支流汉江“补水”,工程从长江荆州段龙洲垸引水至汉江潜江段高石碑,全长67.1公里,相当于给江汉平原增加了一个面积约7平方公里的湖泊,可基本解决中线工程调水对汉江下游“水华”的影响,解决东荆河的灌溉水源问题,并从一定程度上恢复汉江下游河道水位和航运保证率。

南水北调工程促进了国内水资源的平衡。

来到当地人称作“兴隆闸”的汉江兴隆水利枢纽,便可一窥整个工程的宏伟壮丽。三千里汉江浩荡而来,在兴隆大坝前开始变得平静,形成了波平如镜的库区。兴隆水利枢纽位于湖北省潜江兴隆与天门鲍嘴交界处,用一道与三峡大坝长度相当、约近3000米的大坝,将滚滚汉江拦腰截断,主要作用是枯水期抬高兴隆库区水位,既可调节水位,便于“引江济汉”,又兼有航运、发电之功。

兴隆闸的右岸是潜江兴隆灌区的100多万亩耕地,左岸是天门罗汉寺灌区的200多万亩耕地。科学调水,使得江汉平原的“粮仓”不再一味地靠天吃饭了。货船通过兴隆闸走运河,通航货船可从400吨级上升到千吨级甚至二千吨级,且缩短从长江到汉江的通航里程637公里,67公里的运河成为名幅其实的“水上高速公路”,使汉江跑船更为经济便捷。汉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历来较低,消耗量仅占天然径流量的7%。兴隆闸利用水的落差顺势发电,汉江水不再白白地流走了,也使汉江这条曾经桀骜不驯、灾害频繁的河流更加水旱从人了。

东荆河倒虹吸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闸站治理工程之一,所处堤段是东荆河历史上著名的雷滩险段,2011年破堤建设,2014年建成通水后,更好地发挥了重要的水源配置作用。

一系列的水利建设,正悄然改变着潜江这个“园林水乡”的格局,也使水域生态环境逐步向好改善。为有效保护鱼类数量和生态多样性,兴隆闸建有一条长399米、宽2米的鱼道。近年来,潜江水域内多次发现胭脂鱼、中华鲟、大鲵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更吸引了大量包括中华秋沙鸭、黑鹳、反嘴鹬等珍稀鸟类在内的鸟类到此安家栖息。2016年,潜江渔民在汉江捕捞时意外捕获到一条胭脂鱼,这是胭脂鱼事隔近三十年后首次出现在潜江。

2016年底,依托汉江、兴隆水利枢纽、引江济汉工程、兴隆河等水利工程和河流资源,潜江获批了省级兴隆水利风景区,将生态红利直接转化成了经济价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潜江“答卷”
潜江是古云梦泽一角。云梦泽,江汉平原上的古代湖泊群的总称,星辰般镶嵌在一个第四纪地壳下沉时形成的由巨大洼地发育成的内陆湖盆上。全盛时期的云梦泽极其宽阔,是长江和汉江的天然蓄洪区。从汉代开始云梦泽逐渐萎缩,在长江和汉水的合力冲击下,泥沙和营养物质不断沉积,湖盆变成内陆三角洲,湖面不断分割、解体和缩小,演变成江汉湖沼,肥沃的江汉平原应运而生。

历史上的江汉平原,虽屡受洪涝影响,但千里沃野加之独特的气候类型,使这里历来是特产丰饶的“鱼米之乡”,“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江汉鱼米乡”的民谚是其真实写照。江汉平原是我国少有的稻、麦、粟、棉、麻、油、糖、鱼、菜都能大量出产的地区,是湖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

独特的自然和气候条件,为潜江的农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潜江,北依汉水,南临长江,潜江境内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在26米至31米之间,属于典型的平原湖区,一眼望去,便能领悟到“极目楚天舒”的悠远,加之潜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霜期短,气候宜人,非常利于棉花、水稻等喜温作物栽种,境内发达的水系,则使潜江成为了全省重要的特色水产基地。

潜江龙虾节灯会成为潜江魅力的文化平台、展示水乡新貌的潜江窗口,龙虾文化已经渗透到当地民众的生活。

但是,虽然潜江历史上一直有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传统农业产业的产出低和对资源环境消耗大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潜江一带种植水稻一年只能种一季,通过传统种植方式土里刨食,每亩纯收入也不过千来元,而农药化肥的大量投入,还让水产品养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隐患。

如何保持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和水产品养殖的优势,走出一条现代化产业化的农业新路?潜江坚持紧贴实际,因地制宜,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积极探索实践,推进虾稻创新升级,进行小龙虾产业全产业链、全产业领域的变革,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一份潜江“答卷”。

都说“一心不可两用”,那么,一块耕地能够既种庄稼又搞养殖吗?作为虾稻高效种养模式的发源地,潜江用“虾稻共作”模式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我们在潜江看到,大片的有着回形沟的稻田,白鹭翔集,风吹稻浪,看起来与别处的稻田没有什么不同,可细看便能发现,稻浪掩映的回形沟里不时有小龙虾游动⋯⋯种稻和养虾,这两种看似不相干的生产方式和谐地结合在了潜江水乡。经过17年的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潜江探索出了“虾稻共作”生态高效种养模式。

经潜江的科技人员统计,每亩“虾稻共作”田的产出收入,是单一种水稻的近6倍,所以,受到农民群众的追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在潜江,小龙虾养殖面积达54万亩,其中“虾稻共作”面积49万亩,且建成了全国唯一的虾稻完备产业链条。

2016年,潜江的虾稻产业综合产值达180亿元,2017年预计达230亿元,带动就业超12万人,全市达半数农户因虾而富。小龙虾还是潜江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是潜江淡水水产品出口创汇连续十余年领跑全国的“大功臣”。目前,欧美餐桌上每3只小龙虾就有1只潜江清水虾,单只价格达到1欧元以上;潜江的生态有机虾稻米也成了网上的“香饽饽”,最高可卖到每斤40余元。

实践证明,“虾稻共作”是一种高产高效、节能节地、生态环保的稻田新型种养模式,可达到虾稻同步增产、产品品质同步提升的良好效果。

能看到经济效益的生态环保理念,才最容易被人接受和践行。潜江的农户们现在都知道了,养好虾的关键是要先种好稻子,种水稻不能像以前那样撒化肥、喷农药,必须少用或者不用农药化肥,水质才能达到养殖小龙虾的要求。

如今,小龙虾成为了潜江支柱产业之一,占到潜江GDP的40%,并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殖、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节庆文化等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潜江人又雄心勃勃,开始加快实施决战虾稻产业800亿的行动计划。

“楚有章华台,遥遥云梦泽。”遥想早已消失的古云梦泽,苏轼留下了怅然诗句。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使潜江的发展史注定了就是一部与洪涝灾害作斗争的历史。坚忍不拔的潜江人,通过勤劳和智慧,让古云梦泽重新焕发出梦想的光芒,这是古人连想也不敢想过的梦想。

 

责任编辑:杨文博

$prenew$
$nextnew$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