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重庆加速驶入内陆开放快车道

发布时间:2019-12-27 7:08:56

进入新时代,位于中国西南的重庆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的前沿。站在内陆开放的新起点,重庆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在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中跑出“加速度”,内陆开放发展进入“快车道”。

重庆市商务委主任张智奎表示,重庆将统筹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外贸、外资、外经的质量效益,提升消费国际化水平,提升自贸试验区建设水平,提升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水平,推动重庆开放发展的国际化、智能化、专业化。

预计2019年,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655亿元、增长8.5%左右,商品销售总额3.1万亿元、增长10%左右。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5750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高出全国增速7个百分点,位列中西部第二。重庆与东盟、欧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40%、10%和30%,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实际利用外资102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FDI)23亿美元。重庆自贸试验区活力迸发,2019年1-11月,新增注册企业12174家、注册资本总额2007.7亿元,全市占比达29%。全域引进项目901个,签订合同(协议)达2298.53亿元。

张智奎表示,2020年,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要取得新突破,深入推进“两建三化五提升”工作体系,全力抓好“一促两稳”,促进形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全市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庆内陆开放瞄准“高地”目标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开放的空间决定着发展的空间,开放的水平决定着发展的水平,开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质量。立足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的“两点”优势,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重庆市商务委主任张智奎告诉记者,服务国家战略,发挥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重庆出台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行动计划》,立足内陆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开放发展的路子更加注重统筹内与外、陆与海、东与西、南与北,增强开放的创新性、联动性,以国内带国际,以国际促国内,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化改革,继续推动对外开放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走,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开放通道筑互联互通大枢纽

内陆开放,通道是基础性、先决性条件。截至11月底,重庆向西的中欧班列(重庆)开行超过1400班,去回程运输货值超450亿元。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行铁海联运班列831班,同比增长85%,辐射84个国家和地区的201个港口;跨境公路班车开行1094班次,增长110%;国际铁路联运班列65班,增长103%。向东、向北,除了长江黄金水道稳步增长外,渝甬班列、“渝满俄”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江北国际机场航线总数达到338条,通航城市211个,其中“一带一路”航线61条,通航城市45个,通航国家21个。

实施开放通道拓展行动,重庆将加速完善东西南北四向的对外开放通道体系建设,尤其做大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形成交通物流经济深度融合的综合运输通道。到2022年,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重庆)、长江水道有机连接,形成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带的国际物流枢纽。同时,构建铁空水空四式联运的多式联运体系,依托团结村、江北国际机场、果园港、南彭公路物流基地四大节点形成通道物流聚集效应。力争到2022年,国际物流总量突破12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万标箱。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果园港已获国务院批复,正式成为开放口岸,连通中欧班列(重庆)、陆海新通道班列,将面向四川、云南、贵阳、陕西、青海、甘肃等西部省区市提供便捷的中转服务。

开放平台协同加速聚合效应

聚集大平台打造,重庆形成“战略平台+园区平台+功能平台+活动平台”的开放平台体系。19个开放平台核心载体,带动产业、金融、科技、人才等要素聚集,形成平台引领、辐射全市、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成为中新两国共建“一带一路”新亮点,不断提升西部整体竞争力。陆海新通道为西部发展带来新动力,带动国内13个省区市共建共享,多样化跨境融资已惠及中西部7省市,带动效应显著。

重庆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试点任务落实率达98%,国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复制率达93%,累计形成24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铁路提单信用证融资结算、知识价值信用融资新模式、市场综合监管大数据平台等入选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陆上贸易规则探索取得重大突破,“铁路提单”实现批量化运用,目前累计签发45份;全国首例涉“铁路提单”纠纷案件进入重庆自贸试验区审理程序;《国际货运代理铁路联运作业规范》等标准已上报国家标准委审批;推动联合国贸法会、铁路合作组织开展“铁路运单物权属性问题”探索工作,贸法会和商务部主办的国际贸易中的铁路运单使用及未来法律框架高级别研讨会在重庆成功举行。

两江新区加快汽车和电子产业转型发展,促进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构建智能产业“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和“数算云智”产业生态圈。

作为重庆规划建设科学城的核心承载地,重庆高新区将成为重庆下一轮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和创新驱动新引擎。布局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的重庆经开区,智谷内聚集重庆软件园、重庆市5G产业园等特色园区,中移物联网等国家级物联网大数据运营平台,创新发展动力十足,今年在全国经开区年度考核评价中,大幅跃升26位。预计综保区、保税港区等开放平台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2亿美元,全市占比达14%左右。

优质营商环境倍增投资信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重庆坚持依法平等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强破产审判工作、提升审执质效,出台全国首个“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评估指数体系”,有效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持续优化开放环境。实施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延长至144小时,让重庆的便利化程度更高。过去,企业在重庆申报项目报关,正常情况下需要45至50分钟。如今,借助“单一窗口”,全程只需要10秒钟。实施“单一窗口”后,企业的综合成本下降20%以上,环节优化比例30%以上,企业整体通关时间压缩30%以上。截至12月中旬,重庆“单一窗口”累计业务量超过1700万票,位居中西部第一。“单一窗口”只是重庆加快贸易便利化的一个缩影,智慧口岸、通关便利化等提质增效举措在多个开放平台积极推进。

重庆市商务委还联手重庆海关将共同推进关贸协作,共同推进数字贸易、服务贸易、自贸试验区等领域的创新发展,以及进口企业商品质量自检水平提升、跨境电商集散能力提升、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合作事项,让更多改革红利惠及企业。

此外,重庆还创新探索外商投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行设立变更备案亲情服务机制,优化完善100家重点外资企业监测、联系和走访制度,定期开展调度协调和制度性交流活动,外资企业在渝发展信心明显增强,全年新签合同外资30亿美元,ABB、奥特斯、SK海力士等存量外资企业积极增资扩股。目前,重庆各类外商投资市场主体超6500家,在渝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90家,驻渝使领馆达12家,前10月累计签约项目1578个,合同额11958.1亿元。

根据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发展规划,到2022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到6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外贸依存度保持25%左右,服务贸易总额超35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每年保持100美元左右。

重庆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更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今年初,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部署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工作。

重庆市商务委主任张智奎指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为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推动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引领、辐射作用,也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有利于形成消费聚集、品牌汇集、价格形成、产业服务的中心功能,推动消费转型升级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开放型经济产业支撑。同时,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还为高品质生活提供保障,通过国际消费平台打造,增加国际消费供给,优化国际消费环境,满足不同人群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制度设计引领系统作为带动

以制度设计聚力新消费。重庆不仅出台了《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主要举措及责任分工》《重庆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还出台了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会展经济、进口商品分销等政策文件,以及实体零售创新转型、消费升级行动计划等政策举措,通过系统作为带动消费新增长。

强化行业拉动,全年展会拉动消费1924.2亿元。打造百亿级商圈12个、中华美食街17条、中国美食之乡7个、市级美食街(城)35条,解放碑商圈、观音桥商圈日均人流量达49万人次,在全国商圈中排名第一。完善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强化商务领域诚信建设,全力营造“大胆消费、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

重庆市文旅委设立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打造武隆、巫山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全国优秀歌剧《尘埃落定》等多品类剧走上舞台,提升旅游目的地品质。今年国庆,重庆吸引游客3859万人次,排名全国第一。重庆市体育局全年举办市级大型群体赛事活动70余场次,消费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新业态新模式助新消费增长以新业态引领新消费,重庆发展花呗借呗等“零售+金融”、盒马鲜生等“超市+餐饮”等新模式,重庆百货阳光世纪等城市奥莱,一七闪店等“智慧+零售”、罗森等品牌连锁便利店累计达2800家。

营造国际消费环境,重庆发展42个门店开展离境退税试点,涉及茶叶、化妆品、钟表等商品。

推动跨境电商扩大中高端优质消费品进口,重庆跨境电商O2O体验店超1500家,近三年网购保税进口额年均增幅达51%。电子商务实现网络零售额增长19.6%。

以新模式促进新消费。阿里巴巴零售通在渝服务企业、商家1.7万余家,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七大专区、55个互动体验区近20万款产品供消费者选择,重庆百货实现微商城全覆盖,苏宁以线下实体门店+线上平台提供各类商品。

加快内外贸融合发展。重庆外经贸集团拓展“宝妈时光”线下体验店近1500家。重庆进口商品分销体系也日渐完善,建成进口商品经营网点2000余个。做大做优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引入“一带一路”国家特色商品馆20家。

引进零售、娱乐、餐饮等各类首店100余个、举办品牌入渝首发首秀活动30余场。潮流夜经济成为重庆城市新名片,影响力位居“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第一名。

从十大智慧商圈到百家智慧菜场,重庆推动新技术赋能新消费,也推动零售企业转型升级。以重庆永辉为例,“永辉生活”APP移动客户端,无人超市、无人智能便利店早已深入居民日常生活。

打造新兴消费新地标,洪崖洞、磁器口等成为“网红”打卡地,弹子石老街成为全国首个以“开埠文化与城市九级坡地地貌”为主题的4A景区,保税港区成为全国唯一展示“一带一路”国家商贸文化的4A级旅游景区。

张智奎特别指出,消费扶贫是促进扶贫产业健康发展、巩固提高脱贫成效的重要举措。2019年,重庆通过消费扶贫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5.4亿元,贫困区县实现农村产品网络零售额98.7亿元,渝鲁消费扶贫协作成为全国消费扶贫典型案例。2020年要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庆将深化消费扶贫工作,拓宽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大力推进电商扶贫、农商互联扶贫、家政扶贫,推进“万吨渝货进山东”消费扶贫协作,结对帮扶秀山县(隘口镇)消费扶贫。

十大工程打造“五大名城”

如何占居全球有影响力的消费制高点?重庆在12月23日颁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的实施意见》中提出重庆将加快国际购物名城、国际美食名城、国际会展名城、国际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名城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据了解,围绕“五大名城”建设,重庆将实施国际消费集聚区打造工程、国际消费品牌集聚工程、“渝货精品”培育工程、特色服务消费提升工程、国际消费融合创新工程、国际会展提升工程、国际消费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国际消费环境优化工程、国际交流合作深化工程和国际消费营销推广十大工程。

其中,国际消费集聚区打造工程将促进中央商务区内解放碑CBD、江北嘴CBD、弹子石CBD的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建筑品质、城市景观和夜景灯饰艺术效果,优化配套功能和商业业态,加快国际品牌、高端产业等要素资源集聚融合,打造重庆山水人文艺术地标性景观、“夜重庆”休闲文化艺术走廊,构建国际消费核心区。推进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以及观音桥、南坪、三峡广场、杨家坪等成熟商圈提档升级,加快大坪、嘉州、金州、保税港等新兴商圈扩容升级,打造场景化、智能化、国际化的高品质步行街和城市核心商圈。以重庆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和历史文化街区恢复重建为契机,加快较场口、磁器口、九街、南滨路等特色商业街、夜市改造提升。深入挖掘各区县历史文化和产业特色,打造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商业名镇。

根据规划,到2022年,重庆总消费年均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1万亿元,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5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3万亿元,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

重庆走活开放经济“新棋局”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城市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2019年,重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全面推进对外开放,推动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进出口市场,对外投资持续深化,开放型经济步入新阶段。

增强对外贸易核心竞争实力

在九龙坡区有色金属材料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铝产业集群形成了从材料制备、加工、制造到应用的全流程铝深加工产品开发模式,补链成群的铝产业链条不断向高端化延伸。西南铝开发出以易拉罐用铝板材、印刷用铝版基、全铝车身等为代表的高精尖民用材料,研制出以7050、2124等为代表的第三代、第四代先进铝合金材料,突破了中国在高端铝合金材料制备上的瓶颈。从制造优势到出口优势,中铝西南铝新开发的北美罐料市场取得较大突破,交出了外贸稳中有升的亮眼成绩。

在两江新区,经过2年试点和1年深化试点,服务贸易新机制、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在全国首创海关特殊监管区内4A级重庆保税体验旅游景区,开通国内首条“点对点”数据链路–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跨境电商、融资租赁、总部贸易、新兴金融、专业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也不断涌现,“保税+飞机租赁”进入常态化,累计引进保税租赁飞机9架。

有效化解外贸风险、优化外贸结构、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重庆一边扶持壮大外贸企业,强化外贸基地和品牌打造,加快推进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地建设,一边优化贸易方式,发展汽车平行进口、加工贸易废料拍卖交易、总部贸易、转口贸易等新业态,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全市累计培育外贸企业18000家,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7个。全市16个服务外包示范区离岸服务外包额全市占比达97%,集聚效应明显。2019年,重庆服务贸易总额预计达270亿美元,同比增长11%,对外贸易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走出去”“引进来”提质增效

近年来,重庆外贸进出口增长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深入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推动出口产品提质增效、大力拓宽进口渠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让更多“重庆造”走向世界。去年,中冶赛迪为印尼古龙钢厂提供了小型钢、CSP等系列成套设备,今年为满足业主需求进行后续管理,中冶赛迪联合宝武韶钢成立广东宝联迪国际运营公司,为其提供“酒店式项目管理”,打破了传统的“职业经理人”惯例。中冶赛迪参与的马中关丹产业园350万吨钢铁项目荣获境外工程“鲁班奖”,越南台塑项目成为“一带一路”绿色钢铁标杆。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在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项目上,带去了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并为当地培养了专业化人才,促进了设施联通、民心相通,叫响了中国品牌。2019年,重庆对“一带一路”沿线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备案增幅达80%,全市占比达50%。

创新投资合作方式有新亮点。去年,小康集团在印尼投资1.5亿美元的现代化汽车产业基地投产并批量销售。现在,小康印尼的SUV、微型商用车等车型销售稳步上涨,除在印尼本地热销外,还销往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风光560斩获2019年度印尼“年度五佳车型”大奖。今年9月16日,小康集团在中国(重庆)-菲律宾经贸论坛会议上签下2000万美元大单,将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市。如今,东盟、欧盟、美国成为重庆前三大外贸市场。外商投资进入更多实体经济,制造业、地产、金融业、商贸服务业吸引外资比例更加优化,利用东盟国家外资势头强劲,同比增长308%。

全球布局不断完善,重庆新建国际营销网络、境外集采、加工基地和研发中心等32个、同比增长16%,引导攀华板材、重庆小康等企业建设境外园区集聚发展,在高新技术、互联网金融、医药环保等领域投资合作实现新拓展。今年9月,60家渝企组团赴菲律宾,千里“联姻”达成32项初步合作意向,主要涉及工程建筑、国际劳务、汽车制造、机械设备、国际贸易、新零售物流等行业领域。目前,重庆企业境外项目已遍布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从矿产资源、汽车制造等不到10个领域,拓展到电子商务、融资租赁等40多个细分行业。

“重庆服务”释放行业发展新动能

日前,重庆市政府出台《重庆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计划(2019-2022年)》,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升级,提升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延伸“重庆服务”辐射半径,增强对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支撑服务能级,加快建设国家级现代服务经济中心。

重庆市商务委主任张智奎介绍,时代赋予重庆“要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机遇,“重庆服务”将以此为契机实现高质量发展,到2022年,实现服务半径由面向区域向面向全国转变、服务功能由服务业示范城市向国家级现代服务经济中心转变、内部结构由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向资本和知识密集型转变。

2019年这一年,重庆聚焦金融服务、现代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文化旅游、大健康服务等五大优势支柱服务业,研发设计、服务外包、专业服务、检验检测、节能环保、电子商务、教育培训等7类高端服务业,商贸服务、会展服务、居民住房服务、居民和家庭服务等4类传统服务业,构建起“5+7+4”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开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以会展业为例,在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也为重庆会展的影响力感到十分惊讶,点赞重庆智博会“重量级的国际嘉宾越来越多了,技术产品更前沿,还新增5G等场景体验”。

打造国际会展名城,重庆高质量举办智博会、西洽会,两大国家级展会双双获评“2019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展会”。连续多年,重庆被评为“中国十大影响力会展城市”“中国节庆名城”“中国最佳会展目的地城市”,跻身全国高速增长会展城市之列。

专业化和国际化是会展名城的重要指标。重庆会展业配合产业创新创造和迭代升级,从国际化入手提升会展水准。以悦来国际会展城为例,悦来先后举办了世界畜牧行业四大品牌展之一的中国畜牧业博览会、全球最大的制药机械展–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展–中国国际医博会等大型品牌巡展。2019年,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在展会项目、展览规模、到访人数上较2018年分别增长了10%、22%和14%。2019年,重庆共举办各类展会活动达513场次,展出面积992万平方米,拉动消费1924.2亿元。

作为中国新晋最火旅游城,商贸服务的升级也与时俱进。重庆餐饮业建立起品牌化和标准化的体系,推动重庆创建美食地标53个、绿色饭店66个、钻级酒家188个,重庆火锅之都、重庆火锅之美誉更在进博会上大放异彩。加强批发市场外迁引导和重点市场培育,推进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积极发展新零售,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离境退税等新业态蓬勃兴起。加速供应链体系建设,务实推进城乡高效配送,提质扩容发展住宿、家政、洗染等居民生活服务业,增加有效供给,满足民众高品质生活需求。

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下一步,重庆将继续扩大服务业开放,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不断释放服务业发展潜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杨文博

$prenew$
$nextnew$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