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华中农投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发布时间:2019-12-24 1:40:22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我国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等重大任务的主线,是加快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厘清我国当前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方向,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适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变革。

  近年来,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农业经济持续增长,201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64734亿元,增长3.5%,农业经济增长对脱贫攻坚产生良好的带动,2018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86万人。农产品的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种植面积减少,棉花、糖料作物种植面积增加。2018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1170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95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35万公顷,增加16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3万公顷,增加9万公顷。农业供给侧结构实现农业产业补齐短板,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乡村振兴,需要“调”好四个方面。

一是“调”结构。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从种植业、养殖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还需要从东中西、南北中农业产区进行调整。既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抓好粮食主产区的产出供给,又要保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通过制定科学规范,在不同区域建设特色产业基地。

二是“调”质量。质量是农业发展的生命线,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必须把质量摆在突出的位置,做好质量的管理、监控、检测、认证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真正让消费者吃的放心。搞好农产品质量,要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健全、规范的标准化生产体系,降低化肥、农药用量,增强绿色、有机农产品和食品的供给。

三是“调”效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要强化生产效率,高效率是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力量源泉,加大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强农业科技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贡献,扩大生产、投入品、加工、流通、消费多个环节的科技支撑作用,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农业真正实现集约式发展。

四是“调”效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要做大做强农业品牌。我国当前农业品牌总体上数量众多、经营分散,知名度还不高,国际化知名品牌拥有量少,与农业大国地位不匹配。品牌是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拥有大量特色优质农产品产区,能够为品牌的打造提供丰富的原料,同时大型龙头企业生产加工能力、科技研发能力,有效带动培育了知名品牌的发展壮大,不断促进农业品牌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加速。

  最近,位于杨凌国家首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华中农投杨凌项目基地基地正式建设实施。该项目致力于打造中国智慧农业龙头企业,按照农业+工业+服务业+互联网+文创+跨界融合的全新“六次产业”理念进行运营,积极应对食物生产面临的水土资源匮乏、劳动力缺失、环境等巨大挑战,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追溯、人工智能五大技术,全面升级转变生产方式,有效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快。

  依托华农悬浮365创新技术,采用离土栽培方式,按“华新标准”执行绿色循环封闭化运转,连续365天,天天产出安全、营养丰富的有机蔬菜,节水节肥、低本低耗、将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实现了农业污染零排放和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新的生产方式一方面有利于调整不同地区产业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还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率。该项目形成的国际领先的全产业链智慧农业系统,相比传统农业,增产增效20倍,全面变革蔬菜的生产创新模式,将蔬菜供给精准化、信息化、科学化,这将有效保障农业产业的质量兴农、品牌兴农战略落地实施。


来源:中国网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杨文博

$prenew$
$nextnew$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