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难,难于上青天。不少食品饮料企业,尤其是已经成功的企业,在创新时会遇到三难:

难冒险:原来的路走得很顺,很多企业更愿意待在“舒适圈”,不敢冒险,即使愿意冒险,也常受到束缚,走进死胡同;

难瞄准:创新时前途一片未知,企业在找到正确的方向之前,要经历很长一段的摸索、试错,还会面对众多质疑,以至半途而废;

难坚持:短期内很难量化创新的价值,企业常有“钱途无望”的迷茫感,熬不到价值实现的那一天,就放弃了。

为了解决创新乏力的问题,近几年众多食品企业都各显神通。雀巢(中国)成立创新孵化小组,进行空白领域的尝试;伊利布局大健康产业,拓展了乳矿饮料、即饮咖啡、瓶装水等领域;农夫山泉也陆续推出植物基酸奶、炭仌即饮咖啡等新品类。在国内企业中,新希望集团选了一条几乎没人走的路——搭建独立的创新创业平台“草根知本”,进行消费领域(食品为主)的产业投资。草根知本诞生于新希望集团的瓶颈期——据刘永好董事长介绍:2011年集团营收800亿人民币,计划冲千亿却徘徊三年没有实现。他意识到了发展中存在问题,决定要在体系外探寻一些新增长机会点,于是在2015年亲自设计并创立了草根知本,新希望集团副董事长王航、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成为创始合伙人。除了担任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在草根知本担任总裁。可以说,席刚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曾用3年时间带领新希望集团合资面粉厂扭亏为盈;2004年加入新希望乳业,2010年出任新希望乳业总裁并提出“鲜战略”,让多年亏损的新希望乳业焕然一新,2019年1月25日新乳业在深交所实现成功上市;2015年负责创立草根知本,带领全新的平台从0走到1。如今草根知本已发展为一家始于乳业,全新布局冷链物流、调味品、营养品、宠物、健康零食等行业的食品产业投资控股平台,旗下有超过100家分子公司及合伙人公司。

草根知本总裁席刚

为此,FBIF独家专访了席刚先生,深入讨论企业创新如何度过难关、取得真经。在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他真诚地向我们分享了关于创新的经验与思考。本文金句较多,建议收藏后反复品味。

第一难:冒险

“历史上主动变革的通常很少,往往是形势所迫,逼得不得不变革。”创新其实也一样,更多的还是基于自身的发展,看到一些存在的问题。席刚认为,往往是有刺激才会有创新,有压迫才会有变革。正如新希望,在2013年左右遇到了一道坎儿——整个集团2011年销售额就达到了800亿,原以为冲千亿很容易,但到2013年也没实现这个目标。“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优秀的企业家都能有觉知力,第一能觉察到好的商业机会,第二能觉察到自身的问题。”当时刘永好董事长觉察到了集团的问题,决定要做一个真正独立的平台。席刚表示:“其实这么做,当初还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的,但董事长非常坚定。”对于为什么选择这个挑战,席刚也向我们分享了他的看法,以下为采访实录(Q代表FBIF,A代表席刚)。 Q :最初做草根知本,集团有没有一个目标?为什么要开始做这件事? A :当时刘永好董事长也是想做一些不一样的尝试。我觉得互联网、移动互联、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裂变式成长,对于我们传统企业的挑战是巨大的,这个就是外部刺激。所以我们搭建一个创新创业平台,也是希望能够跳出常规,赢得更多的成长机会。其实很多企业在内部创新很难成功,主要原因在于原来企业已经很成功,尤其是比较大的企业,往往很难从过去的经验中走出来。所以新希望在考虑做创新时,从开始就有所不同,我们单独搭建一个平台。草根知本是在新希望集团体系之外的,除了我,开始的团队几乎没有其他人是从集团事业版块里出来的,团队机制、办公区域都做了隔离,保证它完全靠自己在全新的环境中成长。要保持这个平台能够真正自主发展、独立地去面对竞争,从开始就要面对巨大的挑战,让你处于一个完全不确定状态,往往不确定状态大家就没有安全感,就会最大程度地驱动你的求生力、创造力,这让人感觉是既兴奋又焦虑。

Q :为什么您会同意参与到草根知本的计划中来? A :其实我也不想来的,大家知道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乳业刚刚进入健康发展轨道,如何让乳业能够持续成长、不受影响,又要同时去搭建好一个完全新创的平台,这个挑战蛮大的。多年管理企业的经验告诉我:宁愿去接手一个做得不好的公司,也不要轻易去接一个全新的公司。做得不好的公司,无论多差都是有基础的,并已经证实了往哪个方向是不好的,至少减少了错的机率和试错成本、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而一个从0开始的项目,多数情况下是开始目标都不明确,也不知道该往哪儿走,说实话,当初真心不愿意去做这事。毕竟乳业过去很不好,你已经把它做好了,而这个平台搞砸了,所有的功劳都归零了。 Q :最后为什么又同意了?

A :真正要促动一个人成长,还是要不断地要脱离自己的舒适区。这种挑战对我来说是巨大的,反向来讲,也会激发我思考怎么样帮助乳业更好地不断向前发展。

乳业前一个阶段已经做成功了,而做了这个平台之后,我可以跳出局外来思考,乳业怎么样可以进行第二次成长,怎么样帮助乳业更好地设计未来。简单讲:第一是有利于乳业的发展;第二这个平台是全新的,对我个人来讲,既是个挑战,又是一次新的成长;第三是在这个平台上我可以去尝试很多全新的做法,可以集结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去干和原来不一样的事,想想还是觉得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特别强调一点,信任就是生产力。创始人的这种信任是无价的,是不可辜负的。

第二难:瞄准

“其实做创新就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看法,甚至质疑。”草根知本也经历了很多曲折和压力,成立之初的前两年都是在盲目摸索。“那个时候真是挺迷茫的,犯了不少的错,还好得到了刘永好董事长的理解,他一直力排众议,坚定支持。首先他是相信大家的,第二他给大家时间,第三他也没计短期的回报,更多的是看方向对不对。”席刚表示,关键的是有没有真的在调试自己、不断地把事情往正确的方向去做,哪怕做错了也不放弃。如果是这样,那这些错误最终会是值得的。正如草根知本,通过不断的探索、学习、试错和总结,想清楚了优势和劣势在哪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指导思想、赛道与模式,如今前途和方向都明朗起来,席刚也向我们分享了草根知本四年来的经验。

1、长期主义:选消费赛道,做产业投资

“陈春花教授原来是我的研究生导师,我比较喜欢她最近讲到的一段话,是关于长期主义。”长期主义一个重要的基础,是要建立一个共生关系,如果在一个完全独立的平台上,更多的不是从竞争角度看,而是从生态角度看:(1)有哪些新的机会,如何实现有机增长,你有没有抓住;(2)你与这个生态能不能形成关联、连接、共生关系;(3)这种关系是短期还是长期的,如果能够维持长期的关系,那就非常有价值。不同于一般的创新孵化器,草根知本是一个集团创新创业的平台,所以在孵化、投资一些新的项目时,更多还是立足于长远发展。“我们做这个平台,第一选消费赛道,第二把它做成一个产业投资平台,特点是不会关注短期的收益,更看中长远的发展。”席刚表示,草根知本也是看到了中国未来在产业投资上的几个机会点: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出口增长动力都不同程度在减弱,但消费潜力巨大。中国不仅人口众多,而且消费水平已经到了一定程度,这必然是未来经济成长最主要的动力,可以说是动力源。但我们也看到,随着消费基础越来越大,不可能一直保持超常规的发展,规模大了就意味着增长速度会下降,更多地会转向怎么去解决供给侧的问题,这就需要更多的企业去关注怎么把内功练好。当需求在下降,市场竞争强度在增加,如果内功没练好,就可能会被挤出、被淘汰。“我们更多地需要思考,对企业不是做简单的投资,而是要深度参与共建和赋能,帮助他真正成长,建立起相对竞争优势,最后不被淘汰出局。”在中国的投资领域,产业投资会慢慢成为主流。过去在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时,IPO有一些政策红利,PE投资是非常主流的,而在两端的投资相对来讲更小一点,一个是早期的创新创业,一个是基于长期的产业投资。现在很多过去优秀的PE投资、财务投资,慢慢开始在强调自己是价值投资、赋能式投资,组建自己的投后运营团队,帮助投后企业更好地成长。“我们还是比较早的看到这一点,我们认为未来产业投资在中国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2、消费赛道:在三个维度积攒能量

选了消费赛道后,就要不断挖掘赛道内有价值的项目。经过四年的探索,草根知本总结出,消费主要在三个维度上不断地积攒自己的能量:第一,创新能力。主流消费人群在不断地年轻化,70后、80后、90后完全是不一样的人群、不一样的消费观念,并且本身核心消费人群是喜新厌旧的,如果不能保持创新,产品和品牌没有新鲜度,也会慢慢地被原来的用户抛弃。

“做消费一定要有持续进化能力,没有这种创新能力,可能在这个阶段、这个时代、这个核心人群中成功,在下一个就没落了。”第二,流量思维。无论线上线下,无论是做产品还是做品牌,最关键的是能不能找到流量、获取流量、最后转化流量。“为什么我们做产品有些成功、有些失败,我觉得要思考,我们的核心人群流量在哪里,这种流量能不能被低成本获取,并且能低成本转化,甚至能形成可持续的购买力。”第三,供应链。无论是线上企业还是线下企业,如果没有供应链做基础,都不会走得很远。“所以我们做消费,要把最关键的三个问题思考清楚。当一个企业能在这三个维度上保持优势,就是最牛的企业,如果有一两个优势,也能有饭吃。”基于这三个维度,在项目的选择上,草根知本首先是把长板做长,再取长补短。首先,新希望集团在供应链上是有基础的,并且在不断强化。“虽然我们现在讲主要做2C,但草根知本第一个投资的是冷链,因为冷链这一块我们原来是缺失的,还是要先把供应链补强。”

草根知本现在建立的冷链也和传统冷链不一样,不仅仅是把地网建立起来,而是要建立天上、地下全面打通的智慧物流体系,能够在全网、全渠道为用户服务。其次,新希望在研发的基础创新上拥有良好基础,但更关键的是要拥有全新的观念。席刚表示,创新的理念是很关键的,没有一个理念牵引,创新更多的是停留在“以我出发”的视角。我们了解到,新希望集团为了发挥年轻人才的力量,在2017年启动了“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招聘100名青年企业家合伙人、1000名全球管培生、100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席刚告诉我们,草根知本便是这些年轻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现在平台绝大多数都是优秀的年轻人,“在这个平台上,一些好苗子一年之后我就敢把项目丢给他去做。”比如今年12月上线的鲜小厨项目,负责人就是在新希望学习了一年的青年企业家合伙人。

“我觉得这小伙子不错,可以让他去干,就像教游泳,你要把他推到水里,让他去扑腾。”鲜小厨是对传统社区生鲜业务的一个创新,依托O2O的微仓模式下沉社区,专注于为家庭用户提供品质、便捷的厨房食材解决方案。“他们年轻团队很拼、够努力、不断地学习,研究了行业内很多失败与成功的案例。我们还在想,要给更多年轻人一些新的项目、新的课程、新的挑战。”最后,新希望缺失的一点是在流量领域。过去集团很少会投资渠道,未来怎么从草根知本这个平台去把握流量,怎么更好地去获得流量,是最需要去思考的问题。“未来可能要更多地投资一些比较好的产品和品牌,因为我认为在消费品领域,好产品好品牌就是非常好的流量。好的产品会说话,好产品、好品牌自带流量,所以有良好的产品基础、有好的品牌资产沉淀,这是我们会比较关注的方向。”

3、产业投资:深度管理,实现赋能

在投资模式上,草根知本选择了产业投资,投资的关键不是看中企业的资产、现金流,而是团队。“如果这个团队特别牛,即使公司的资质、现状差一点,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去投。”投资优秀的人才,能够产生非常好的收益。“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发现很多资源好的公司,其实成长得并不好,而很多没有资源的公司,团队非常优秀,往往这些公司发展的非常好。”在选择投资公司时,草根知本会倾向于中型公司。席刚解释道:“就像养猪,我们既不会买肥猪,价格可能会比较贵,占用的资本量也大;我们也不会买太小的小奶猪,培育时间会长一点,风险也更高一点。我们比较倾向于买一些架子猪,成长性比较好。”这些中型公司,可能也会有缺陷,一旦把优势结合进去就会快速成长。席刚表示,中小型公司往往会有几个共性的瓶颈:第一,有的公司在资金上有瓶颈,因为体量不大,融资能力差一点。草根知本的投资能帮助企业度过资金困难周期,新希望集团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可以在产业链、供应链等资源上弥补他们的不足。第二,公司规模不大,也没有发展得足够好,人才资源欠缺。新希望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贮备,比如百千万人才计划,“如果需要,我们随时可以抽调出人才进行补充。”第三,有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在战略、认知上有一定的瓶颈。“我们的企业也是一步步从小到大,是经历过这个过程的,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分享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度过这些节点。”另外,新希望是民营企业,在机制上会更灵活、开放。“我们也是从一个家族企业慢慢发展为一个全国性、国际化的集团,在这个过程中怎么机制创新,也可以分享给他们。”“当被投企业缺什么,你能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不仅能够配置资源,而且能够给他补充一些能量,并且有持续投资的能力。这就是草根知本的不同之处。”

新控国际(草根知本营养保健品投资平台)产品

旗下品牌:爱瑞嘉、Australian NaturalCare、三勒浆

相对于VC、财务投资来讲,产业投资门槛和起点会高一点、单笔投资会大一点、投资的股权比例会高一点,要求投后能力更强、资源配置能力更好。为了能真正帮助企业对接集团更多的资源,草根知本通常保证控股50%以上,对被投企业进行深度的融合管理。“但从企业的发展来讲,我们只是控股,不等于控制。”席刚告诉我们,与企业的合作中,草根知本有两点是很关键的:第一,在合作过程中对未来的战略发展形成共识,帮助往共同的方向走,如果没有这个共识,合作的意义不大;第二,要把企业的底线和边界讨论清楚,即哪些事是不能干的、哪些事是红线、哪些事是边界。“除此之外是高度授权,放手发展,很少有大的问题。”草根知本投了很多企业,虽然有控股,如果原来的创始人非常优秀,会保留其主导位置。“比如我们在调味品领域投了一个四川的川娃子,创始人叫唐磊,人很年轻,学习能力也很强,很有激情。我们合作以后,公司的总经理还是他,这个团队仍然由他在主导。”

另一个案例是上海东启,推动传统的差价物流、合同物流向服务型物流转化。“这家公司两位创始人也是非常优秀,我觉得他们是做的非常好的,所以合作以后仍然是他的核心团队在经营。”草根知本则会帮助他们解决原来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让他能够在合作后更快速发展。“我们在这个平台里,不仅给他们配置资源,而且给他们更多的项目、更大的舞台。” 因此控股并不是为了限制,而是让企业把原来所有受到的束缚全部打开,更利于他们展示才华和能力,实现抱负。

第三难:坚持

创新的过程很煎熬,即使艰难落地,其结果往往也不尽如人意。很多企业熬不到创新带来收益的那一天,或者看不到潜在的价值实现,便失望了、放弃了。事实上,创新是需要耐心的,更需要大的格局,其价值远远不止在于当下能“赚多少钱”。在与席刚的访谈中,他多次强调“长期主义”,对于草根知本的价值,他认为不能以短期收益来衡量。以下为采访实录: Q :从过去的成绩来看,草根知本带给了集团哪些价值? A :首先来讲,草根对集团来讲是一个创新的举措;第二,集团也可以通过草根的探索、试错、经验教训,反向去推动我们集团的一些创新、变革、转型,这可能是它的价值;第三,未来也可能形成一个很好的增长点。现在草根已经走过了比较迷茫的时期,到了未来方向、战略相对比较清晰的阶段,但如果要说规模的支撑、利润的支撑、价值的支撑、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集团带来多大的贡献,目前还为时过早。对我们来讲,集团这几年越来越开放、机制越来越灵活,我不敢保证草根有什么样的价值,但通过草根的摸索、尝试,其实也让集团的核心管理层能够反向地思考集团怎样更好地发展。实际上集团这两年在高速成长,去年营收1300亿,今年应该会超过1500亿。在这么大的体量下,连续三年还能保持规模,收入、利润还能保持高速成长,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认识到人才的价值,特别是优秀的年轻人带来的活力、后劲。 Q :未来草根知本有着什么样的目标? A :从我们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我觉得它未来会成为一个在国内,特别是在消费领域有自己独特性的产业投资平台。解说:草根知本的模式为“收购一家企业→基于供应链建立控股平台→进行扩大发展”。目前旗下企业超过100家,形成四大版块,分别是冷链(鲜生活冷链)、调味品(新希望味业)、营养保健品(新控国际)和宠物食品(猫宁宠控)。

猫宁宠控(草根知本宠物食品投资平台)产品

我经常给团队分享的是,第一,要做不易——不要去做容易做的事;第二,要做不同——不要做相同的事;第三,要做不俗——真正要咬定做这一块,就要真正把事做漂亮。我相信,谁能坚持长期主义,最终坚持下来的就一定有机会。

取得真经

我们可以总结出企业创新度过“三难”的要点:第一难:冒险创新最大的刺激来自外部,形势所迫之下,不敢冒险也得冒险。第二难:瞄准做创新要坚定,不怕质疑、不怕犯错,同时不断修正,往正确的方向走。第三难:坚持比起短期内能赚多少钱,更要关注创新的长远价值,能不能带动企业成长。最后,我们以席刚对创新的一段分享作为结尾(席刚先生将参与明年4月在杭州举办的FBIF2020食品饮料创新论坛),希望能为在创新的苦海中砥砺前行的同仁们带来些许启发与帮助:第一,要保持开放性的状态。如果不开放,那对很多东西是基于自己,是不能接纳很多东西的。第二,是保持很强的学习力。对于很多新东西,要不断地去学习、认知,这一点在我们刘永好董事长身上是能体现出来的,他虽然在集团可能算是年龄最大的,但学习能力却是最强的,整个团队都会被牵引。他学习的东西比你还新、比你还快,这对团队来讲是最大的压力,不断地会激励大家、牵引大家快速地往前走。第三,要具备包容性。因为创新这个事是没有人能保证它100%成功的,创新的成功率其实是蛮低的,如果创新是为了追求成功率,或者是为了追求短期的收益,我觉得最好是不要去做这个事。

文章转载自FBIF


来源:中国网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杨文博

$prenew$
$next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