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益 > 

心系百姓践行脱贫攻坚工作

发布时间:2019-11-14 7:45:48

文/赵皖平

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经过几年努力,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贫困县摘帽退出的收官之年、攻坚深度贫困的决胜之年、脱贫成果的巩固提升之年。

全面提升素质 增强履职能力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我虽然工作比较忙,但时刻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艰苦条件仍然持之以恒坚持学习的精神为榜样,把学习视为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事情摆在首位。白天忙,就利用晚上时间,每天坚持学习,坚持边学边记,边学边思考。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提升了政治素养和政策理论水平,补充了大量专业知识。尤其是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了脱贫攻坚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对脱贫攻坚的顶层设计、推进路径有了准确的把握。

我每年都会抽出大量时间深入各地调研,2017年以来,我走访调研了全国30多个县(市、区)。田间地头、生产基地、农户家中……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要到广泛了解当前“三农”工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现状、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当地干部、百姓深入座谈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在担任全国脱贫攻坚奖评委会副主任委员之后,我每年在评选、表彰过程中,都要接触大量脱贫攻坚领域的先进人物。他们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精神,身残志坚、刻苦拼搏的意志品质,大胆创新、善于探索的能力,敢于碰硬、勇于较真的责任担当,让我深受感动,也深深地教育了我。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同志们的艰辛、坚韧,也深刻地认识到要在精准扶贫上下功夫,要扶到点子上、扶到每一户、每一人,要对贫困户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对症下药。

坚持问题导向 提出应对措施

当前,国家已经建立起了脱贫攻坚四梁八柱的制度框架,为全面落实精准扶贫基本方略提供了制度保证。但制度框架下的毛细血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有些制度与基层实际还存在脱节现象。为此,我向上级部门建议深入基层开展广泛调研,全面了解基层情况,并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的毛细血管,使国家顶层设计更加切合基层实际,更加符合基层工作需要。针对督查考核次数过多、内容流于形式、方式方法欠妥等方面的问题,我建议整合各级各类到县级的督查、巡察等,严格规定市级以上到县检查的次数。精准选择检查组成员,要遴选与脱贫攻坚工作有关、熟悉相关政策、政治素质较高的人员,并加强培训、加强管理,切实提高检查、考核的质量。对查找出的问题,要进行深入分析,找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问题产生要区分情况,使用好四种形态,保护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把问题导向和发现典型相结合,既要找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又要发现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发现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和表彰奖励,给基层工作创新更大的空间和更强的动力。

在坚持现行标准方面,针对少数地方以提高脱贫质量为由,盲目提高脱贫标准,我建议正确处理好坚持标准与提高质量的关系,贫困户脱贫要严格坚持“一过线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对于脱贫质量,重点强调持久性、内生性和针对性。也就是对贫困户的帮扶措施要注重长效机制,要确保贫困户能够实现稳定脱贫;要能够有效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既能够让贫困户增收,有能够增强贫困户的增收能力;要针对贫困户的实际困难采取解决措施,而不能为帮扶而帮扶,片面强调帮扶措施的数量多少。

在整合到基层的力量方面,针对部门分割、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项目和资金安排分散和重复问题并存等问题,我建议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的自主权,尽可能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的数量,更多地采取一般性转移支付。国家和省建立负面清单,只要在负面清单外,允许县级政府整合各类资金用于脱贫攻坚。国家和省重点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检查和考核,而减少对资金具体使用方向的考核。

聚焦重点环节 提出对策建议

构建防范返贫长效机制,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在绩效评价与监管方面,应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确保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同时,村集体经济的强大也是防范返贫的有力支撑,随着村集体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资金的使用和监管要及时跟进,特别是村“两委”刚刚换届,村干部变动较大,要提前紧绳,确保村集体经济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

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脱贫提供有力支撑。深化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依法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权能,更好地放活土地经营权。建成互联互通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使承包地产权“转”起来、“活”起来。积极推动“三变”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三农”干部队伍建设规划,进一步规范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也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出台激励措施,引导优秀干部到农村去建功立业,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力度。鼓励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大中专学生、退伍军人、在外企业家等人才回乡创业,不断壮大农村人才队伍。全面探索职业农民模式。严格督查问责,坚决做到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要认真研究解决易返贫的人群和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返贫长久措施,坚决啃下贫困这块硬骨头。


赵皖平,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赵皖平提交的建议和议案80多件,内容涉及科技政策、现代农业、城乡一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公共管理、未成年保护、法规修订等多个方面。赵皖平长期在“三农”一线工作,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他经验丰富,履职尽责,运用农业技术、畜牧养殖技术等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扶贫攻坚的行动,助推脱贫攻坚,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贡献出很多智慧和力量。

 


来源:中国周刊网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张馨洁

$prenew$
$nextnew$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