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融 > 

"一带一路" 建设推动全球化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19-11-14 4:18:42

文/詹碧华

日前,由香港特区政府及香港贸易发展局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郝鹏表示,香港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作为全球公认的最为自由的经济体,在中央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目前88家中央企业在港设立了经营单位2300多家,资产总额超过了4万亿元,在港控股的上市公司119户,市值约占香港市值近20%;2018年以来在港发行各类债券超过2000亿元,为“一带一路”项目筹措了大量资金,也为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央企推动“一带一路” 从愿景变现实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到现在,已将满六周年,经过6年的精心耕耘,“一带一路”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从倡议转化为广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195份政府间合作协议。合作范围也从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扩大到多领域广泛合作,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司长肖渭明表示,这六年我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量已经超过了6万亿美元。这个增速超过了中国与所有国家平均的贸易增速,投资已经超过900亿美元,而且主要是投向一些基础设施和一些先进的制造业。

郝鹏表示,6年来,中央企业积极响应这一倡议,充分发挥自身技术、资金、人才等优势,承担了3300多个“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成功打造了中白工业园、比雷埃夫斯港、蒙内铁路、卡拉博通道、中缅油气管线等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工程,成功推动了“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

6年来,中央企业以经济赋能为重点,把自身的发展规划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通过一批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国际产能合作项目,为项目所在国夯实了发展基础,积蓄了发展能量,推动了经济增长。

6年来,中央企业以互利共赢为宗旨,按照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原则,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通过建立资金、渠道、科技等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汇聚了全球资源,推动联动发展。携手在更高的纬度、更深的层次、更广的领域,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国际合作平台。

6年来,中央企业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推进资源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坚持依法合规诚信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扩大本地就业和本土采购,着力改善项目所在国生产生活条件,让“一带一路”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

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中央企业整体规模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96家中央企业,资产规模已经超过60万亿。2018年营业收入超过了29万亿,利润总额近1.7万亿元。48家中央企业进入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今年以来中央企业持续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从“大写意”到精细发展 “一带一路”向高质发展

在发展理念上,从早期“大写意式”的框架合作,到如今对项目的精雕细刻,“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开始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前进。

对此,肖渭明介绍说:“比如项目的选择、国别的选择、融资的可持续性,包括项目后续的管理,我们都要进行精雕细刻,要保持它的经济上、财务上,包括环保上的可持续性,既要让我们有关的企业有一定的回报,又要创造当地的就业,促进它的经济发展。”

从相关数据来看,在发展成果上,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6250.5亿美元,同比增长3.5%。中欧班列通达境外16个国家53个城市,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开行数量超过1.7万列,运送货物超过150.3万标箱。

6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深入推进,一大批务实合作项目落地生根,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扎实推进,瓜达尔港、汉班托塔港、比雷埃夫斯港、哈利法港等进展顺利,中欧班列成为了亚欧大陆上距离最长的合作纽带。这些合作项目的稳步推进,使得亚洲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建立和加强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高效畅通的亚欧大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础设施合作见效快、可视性强,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尽管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6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速。中国与有关国家核准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出资400亿美元和1000亿人民币成立丝路基金,为基础设施等合作提供稳定、透明、高质量的资金支持。为了推动取得符合沿线国家人民期待的合作成果,“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领域不断丰富,致力于成为造福沿线国家人民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认为,“一带一路”过去的几年已经形成了一个大品牌:高颜值、长期待、强口碑的一个中国向全世界提供的最大的国际公共产品,也是中国向全世界提供的最大国际合作经济平台。

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69项成果已完成或转为常态化工作,落实率达96.4%。“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等机构相继成立;包括雅万高铁在内的多项基础设施开工建设,截至2018年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达到1.3万列,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携手合作搭建了畅通的桥梁。

国家高端智库资深学者胡正塬表示,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为发达国家摆脱经济低迷提供了新动能。各国可以从共同利益的角度,审视自身的发展,通过沟通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据悉,目前,“一带一路”已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资10亿美元,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成员扩容至310家。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绿色、智库、新闻媒体等方面落实了一系列合作成果。

牛津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蒂莫西•鲍尔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很实际的倡议。“当人们关注切实需求的时候,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而非政治。”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所长孙壮志认为,如果总结梳理这两年“一带一路”具体成果的话,不仅仅把它归结为具体的一些项目,在更高的层次上也可以看到“一带一路”的影响力,对全球的经济甚至政治、文化交流都有一种推动作用。


来源:中国周刊网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杨文博

$prenew$
$nextnew$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