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互联网+"招标采购新技术实现成果运用

发布时间:2019-10-12 2:02:49

文/王雪铭

日前,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传来佳讯,“互联网+”招投采购实现了技术创新,一些先进技术成果得到推广运用。该技术的创新运用,为招标采购工作高质量、高效率的规范化发展探索出了新路径。


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在“互联网+”招投采购技术方面实现了一系列的创新应用,该平台协同全国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电子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行政监督平台及有关研发建设营运主体,运用手机扫码数字身份认证、区块链、大数据等互联网新技术,研究开发市场主体网络数字身份证书互认共享,交易数据与可信交易保证等公共服务新技术,解决市场交易技术与管理壁垒,优化招标采购交易流程,助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提升电子交易平台服务价值和公信力,助力创新监管方式,提高招标采购市场交易效益效率。

2019年7月18日至19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在北京召开了为期两天的协同推进“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技术创新成果推广运用交流会。会议主要围绕“CA扫码互认共享”“系统网络、大数据、安全”和“区块链”三大主题展开。中国招标投标协会会长任珑、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董事长袁炳玉出席交流会并致辞。任珑会长指出,实施“互联网+”招标采购是提高招标采购整体运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互联网+”招标采购创新技术的运用,对实现行业数字化转型,创新监管方式,提高交易效益效率,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发挥了显著作用,要持续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和行业的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任珑会长提到,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全国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电子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行政监督平台及有关研发建设营运主体积极落实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在招标采购行业的应用,为企业减负,有效提升了招标采购的质量和效率做出了很多探索与实践。

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董事长袁炳玉介绍了“CA扫码互认共享”和“中招公信链”行业解决方案,解决了长期困扰在行业内的CA互认、注册共享以及信息造假和数据篡改问题。袁炳玉指出,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不但为招标投标行业数十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招标投标行业新技术研发、新模式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据了解,随着国家对CA互认的日益重视,为破解CA不互认带来的行业难点,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出“CA扫码互认共享”通过对移动支付、人脸识别、数字软证书等新技术的引进和整合,实现CA扫码互认、签章互认、主体身份共享和数字身份认证的数字证书在招标采购行业的运用,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模式,通过“CA扫码互认共享”推动“互联网+”招标采购的发展变革。“CA扫码互认共享试点”项目刚刚启动,就迎来了十多家来自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中央企业、电子交易平台、CA机构、电子签章机构、开发机构等试点单位参与。如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衢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商局集团招投标中心、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优质采(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鑫智链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深圳市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北京国信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目前,这些试点单位将共同完成“CA扫码互认共享试点”工作内容,为早日实现“CA扫码互认共享”,推动招标采购新技术发展,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引领行业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宝贵经验。

“互联网+”招标采购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跨界的融合过程,需要各方主体共同探索新技术、新路径。中国招标投标协会副会长、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高级专业顾问李小林是业内专家,他在该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新技术解决方案。他从 “公共资源建设工程交易特性、传统招投标采购交易管理平台现状与弊端、互联网+招标采购三平台结构和第二次分工”四大方面深入浅出向与会嘉宾描述了构建招标交易网络生态系统的蓝图。

另外,当前招标采购行业内面临的信息虚假、围串标调包作弊、平台主体间的信任危机和信任督导等行业痛点问题,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推出的“中招公信链”,依托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账本和防篡改特性,作为招投标行业首个应用联盟链技术的区块链平台,致力于打造招标采购电子化新一代安全可信平台。为了能够使“中招公信链”具备更加强大的底层技术,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分别与阿里云、复星国际、北京邮电大学区块链及安全技术联合实验室等单位构建了技术合作。

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聚焦企业关切 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国办发〔2018〕104号)和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等相关国家政策指示要求,通过各方市场主体共同努力,探索出“互联网+”招标采购发展的新路径,以营造创新型、高效型、发展型的绿色招投标行业发展环境,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中国周刊网

声明:

1、中国周刊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杨文博

$prenew$
$nextnew$

中国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众号

Top